前4位由年份、省市决定。

前两位为高考年份后两位,3、4位为省市的代码,。

罗列出所有省市代码为:

北京-11,天津-12,河北-13,山西-14,内蒙古-15;

辽宁-21,吉林-22,黑龙江-23;

上海-31,江苏-32,浙江-33,安徽-34,福建-35,江西-36,山东-37;

河南-41,湖北-42,湖南-43,广东-44,广西-45,海南-46;

重庆-50,四川-51,贵州-52,云南-53,西藏-54;

陕西-61,甘肃-62,青海-63,宁夏-64,新疆-65

全国高考考生号共14位:

第1、2位为年度代码:如2010年填写“10”;

第3、4位为省市代码:陕西省代码为“61”;

第5、6、7、8位为县、市、区代码;

第9位为考试类别代码:普通高考代码为“1”;

第10位为科类代码:文史类—1、外语类—2、艺术类(文)—3、理工类—5、艺术类(理)—7、体育类(理)—8;

第11至14位为考生顺序号。

全国各省高考考生号如下:

前4位由年份,省市决定。

前两位为高考年份后两位,3,4位为省市的代码。

罗列出所有省市代码为:

北京-11,天津-12,河北-13,山西-14,内蒙古-15;

辽宁-21,吉林-22,黑龙江-23;

上海-31,江苏-32,浙江-33,安徽-34,福建-35,江西-36,山东-37;

河南-41,湖北-42,湖南-43,广东-44,广西-45,海南-46;

重庆-50,四川-51,贵州-52,云南-53,西藏-54;

陕西-61,甘肃-62,青海-63,宁夏-64,新疆-65。

考生号,全国统一规定为十四位,其中前两位是年份代码,3~8位是考区代码,第9位是秋季高考代码。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号不是准考证号。准考证上应有考生照片,考生号等重要信息。若考场与考生号不相吻合,则应立即通知监考人员等有关人员,否则可作废成绩。普通高考代码为“1”,第10位是科类代码,文史类—1、外语类—2、艺术类(文)—3、理工类—5、艺术类(理)—7、体育类(理)—8,后面是考生顺序号(流水号)。

考生号和准考证号的区别:

①考生号和准考证号的位数不同:准考证号12位,考生号14位

②考生号和准考证号意义不同:考生号代表考生的档案编号,通常与学籍挂钩。准考证号代表的是学校 考场 座位号。

③用途不同:考生号是以县(市、区)为单位通过计算机随机编排产生,是考生参加高考时标识考试座位的编号。在参加艺术或体育专业加试和特殊类型招生、获取成绩、填报志愿、录取等有关环节,均使用考生号。而准考证号无上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