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作为现在热门的继续教育形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考来提升自身的学历,但是对于初次参加自考的考生来说,不清楚自考过程中的事项。自考一般要多长时间才能考完?

多久能考完主要看考生进度,自考没有学制限制,只要考完报考专业的所有科目并通过即可申请毕业,即一年考完一年毕业,五年考完五年毕业,相关时间政策根据当年政策情况。自考生还是要关注报考地当地的一些政策变化,像就是没有实行此规定的,一直都是什么时候考完什么时候毕业,但也要另外注意停考专业的相关事项。

自考一般要1年半到2年半能考下来,自考每次只能报四科,而且是循环报考,就是假如你有一科专业课没过(自考包括专业课和基础课),那就要等到下一次有这个科目的考试才能报考,具体循环期看当地的考试安排。

自考免考条件是什么?

1、专科毕业生报考自考本科(段)专业(即专升本),可以免考专科和本科中课程名称、代码、学分完全相同的课程。

2、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自考本科(段)或专科(段)专业,可免考本、专科(段)中以原学专业基础知识所组成的课程,如数学专业毕业生,可免考《高等数学(一)》或《线性代数(经管类)》、中文专业毕业生,可免考《大学语文》;英语专业毕业生,可免考《英语(一)》或《英语(二)》等。

3、各统招生报考自考,可适当免考学分相同、课程名称相同的自考科目。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以及自考毕业生报考自考第二专业,均可按规定免考已学过且考试成绩合格的部分课程。

4、获得有关证书者可相对应免考自考相应课程:

(1)自考考生取得国家英语等级考试的PETS—3级笔试合格成绩可免考《英语(二)》;取得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在个别省市也可以免考《英语(一)》或《英语(二)》;

(2)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含一级B)及以上证书者参加自考,或获得全国NIT《计算机操作基础(WINDOSW95)》模块及其他任一模块者(共两个模块)参加自考,可免考非计算机类专业的本、专科(段)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3)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以上证书者参加自考,或获得全国NIT《管理系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块证书者参加自考可免考非计算机类专业的《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等课程。

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高考一般是2~3天考完。在新高考地区,实行3 1 2的考试模式,一般是第1天考语文、数学,第2天考英语和必考科目,第3天考选考科目,所以在新高考地区是三天的高考时间。在传统高考地区,因为是3 X模式,所以一般第1天考语文数学,第2天考外语和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因此只有两天的考试时间。1新高考的变化高考综合改革后,不分文理科,科目设置实行“3 1 2”的组合方式。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且数学不分文、理,“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2不同类型考生考试科目有哪些1、普通类(物理)考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四选二。2、普通类(历史)考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和四选二。3、体育类考生考试科目为:在普通类(物理)或普通类(历史)考试科目的基础上考体育术科。4、艺术类考生(含音乐类、美术类、书法类、舞蹈类、广播电视编导类、艺术校考类专业)考试科目为:在普通类(物理)或普通类(历史)考试科目的基础上加考艺术术科。

在传统高考地区,高考考两天结束:第1天考语文和数学,第2天考外语和理科综合或文科综合。在新高考地区,高考考三天结束:第1天考语文、数学,第2天考外语和历史和物理这两门必考科目当中的一科,第3天考两科即政治、地理、生物、化学4门当中的两门科目,个别地区高考考四天(浙江、山东、北京和海南)。 1977年10月21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举行。考试分为两个科目:文学和历史,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和地理(历史和地理),科学和技术,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和化学(物理和化学)。报名参加外语专业考试的学生必须参加额外的外语考试。1981年,英语被纳入考试科目,30%的成绩被纳入总分或参考文献。生物学被添加到科学科目,并形成了文学、科学、科学和7的模式,直到1994年。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了“有针对性招生,有针对性分配”的办法。规定,属于中央部门和国防科工委的部分高等学校,必须按一定比例招收农村和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困难行业的学生。高考当天需要注意的事项:

1.积极配合考场安全检查。在考试过程中,考生一方面要主动出示身份证、准考证,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考场工作人员进行安检和身份确认。禁止携带各种无线通讯工具(如手机和其它无线接收、传输设备)、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装置、涂改液、补正带等物品入场。

2.考卷书写规范。应试人员应仔细核对条形码信息,并准确填写姓名、座位号;应试人员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得擅自改变答案顺序;客观答题卡上的答案不能超出黑色矩形范围;用2B铅笔规范地填涂,主观答题卡上的答案不能超过0.5mm的黑色字迹;草稿上的答案不能超过0.5mm。

3.严格遵守考试纪律。应试人员应严格遵守《考场规则》,遵守《应试人员诚信考试承诺书》,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第33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违纪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