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地理高考时间:6月9日 11:00-12:15。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于1952年实行,于1966年废除,于1977年恢复。是对中国学生高中三年学业水平的一次是一种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形式。
以此次成绩为依据,国家按照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分进与其自身学习能力相当的学府。一些学习意志强的优秀学生有机会进入优秀高等学府,是最重要的考试之一。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之一,也是国家教育考试之一。高考并非中国公民获取文凭学历的惟一途径,还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远程学历教育等途径,所取得学历是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学历。
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命题,每年的6月7日、6月8日考试,高考试卷分为全国卷和各省份自主命题试卷等。现行方案:
“3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涵盖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涵盖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目中选择一个考试科目。
此方案是目前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最被人们接受的。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北京高考地理时间:6月10月15:30~17:00。
一、时间安排:
6月7日:9:00-11:30语文;15:00-17:00数学;英语(笔试)15:00-16:30。
6月8日:英语(笔试)15:00-16:30;15:00-17:00其他外语(含听力考试)。
外语考试分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六个语种,由考生任选一种。注:英语听说考试满分50分,其他外语(非英语)听力考试满分30分,取两次听说(听力)考试的最高成绩与其他部分试题成绩一同组成外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二、学考等级考安排:
6月9-10日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由考生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
学考等级考科目成绩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等级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方式的通知》(京教计〔2018〕21号)要求进行折算,每科目满分100分。
以上数据出自高考网。2023年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1、既要"冲一冲“也要“稳一稳”。
院校志愿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既要考虑“冲一冲”,填报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也要考虑“稳一稳”,填报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更要考虑“保一保”,填报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院校。
特别提醒考生注意,分数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千万不要将6个院校志愿全部填同一层次的学校,一定要选好保底学校。如果填报不当会惨遭落榜。2、选择最心仪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平行志愿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平行志愿中的6个院校虽然是平行的,但计算机检索、投档是有先后的,6个院校排序的先后就是投档的顺序。
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有多所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么档案只能投到这些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最好将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2023年高考地理时间是6月9日11:00至12:15。1、考试内容。
地理考试内容一般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2、分数比例。
高考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相比,人文地理居多,占比约55至60左右,自然地理占比约40至45左右。区域地理无法准确判断,因为高考中单纯考区域地理的题很少,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许多内容都是以区域地理背景为基础的,通常与其他题型结合一起考。3、考试题型。第一类为地理计算类,包括时差、正午太阳高度、日照长短、温差、海拔高差等,通过计算解决。第二类为分析区域,从区域的环境要素结构因子出发,通过综合、比较分析等解决。第三类为地理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类,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这一主线回答。怎样缓解考试焦虑:
1、有效的备考计划。
制定一个合理的备考计划,将考试内容分解成小目标,逐步完成。这样可以提高自信心和减少焦虑感。
2、定期复习。
持续性的复习可以增强记忆和理解,减少焦虑。划分适当的时间段进行复习,避免拖延。
3、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平衡,减轻焦虑感。4、放松和休息。
在备考间隙,给自己一些时间放松和休息。可以进行一些喜欢的活动,如听音乐、读书、运动等,以舒缓压力。
5、避免完美主义陷阱。
不要对自己过高要求,接受自己的努力,并理解没有人是完美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尽力而为而不是结果上。
以上数据来自高三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