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迟到15分钟以上不能进入考场。
根据高考规定,迟到15分钟以上的考生不得进入考场。高考迟到不是取消考试资格,而是进不了考场。拓展知识:
1、考试时必须携带身份证、准考证,两证不得缺一,以备监考人员检查。
2、考生要按考试时间参加考试。考生迟到30分钟不得进入考场,开考30分钟之内不得离开考场。
3、考生应提前15分钟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将准考证和身份证放在桌左上角,接受监考人员查对。4、考生进入考场,不得携带任何参考资料、书籍、笔记、纸张、字典、呼机、手机、快译通等物品,如已带入以上物品,必须集中放在监考人员指定的位置(关闭呼机、手机)后,方可入座。
5、考卷须用钢笔、碳素笔或兰黑色圆珠笔进行填写。考数学和外语的考生还须携带2B铅笔和橡皮,用于填涂试卷。字迹要工整、清楚。考生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否则试卷作废。考生在答卷前,必须将考号、姓名、专业、层次、形式及所在教学点等要求填写的事项填在指定位置,要仔细填写,不要出错。
6、考生在考试时,未经监考人员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考场或座位,不得传、借文具,如确有需要,须经由监考人员传递。考生对试题内容有疑问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如发现试题印制、分发错误或字迹不清等有关问题可举手询问,请监考人员处理。
7、考生必须独立答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考试时不准看书,不准吸烟,不准交头接耳、偷看他人试卷、传递纸条、交换试卷、替考等。凡是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都属考试违纪或作弊行为。
8、考试结束时间一到,考生应立即停止答卷,将试卷翻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开考场。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草稿纸带出考场。
9、考生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严禁考试舞弊,如有违反者,当场取消考试资格,答卷作废。
10、考生填写的报名登记表要一式两份,一份交北京广播学院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留存,一份由当地校外学习中心留存。
今年的高考就要开始了,想想,自己的高考原来已经过去了一年了。今天讨论了一个关于高考的话题:高考前你在想什么?你在什么时候会想起高三?要是可以,你愿意再回到高三吗?其实我也不再到去年的这个时候自己在想什么。我只记得最后那几天自己过得很放松,该吃吃,该睡睡,精神状态挺好的。堪称佛系备考。开考的前一天晚上,我还是失眠了。一直到凌晨四五点还没有睡着,当时脑子里也没有想事情,就是单纯紧张,睡不着。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昨晚上我们宿舍的人几乎都没有睡着。庆幸的是第二个晚上就好多了。讨论到后面两个问题的时候,自己心情还是挺沉重的。毕竟,高中,真的藏着太多回忆了。什么时候会想起高三?大概就是在看到在读高三的朋友发的朋友圈,或者是想起那座城市的时候,或者就是现在准备到期末的时候。要是可以回去的话,其实我也不会再想回去了,对于我来说,高中也没有留下什么遗憾,要是真要算的话,离别就是一种遗憾吧。现在我也仍旧清晰的记得,在考完英语后,大家都开开心心的洗漱,换上漂亮的小裙子,化好妆,准备去参加毕业聚餐。而我,在傍晚,开着我的小电车,吹着这座城市的风,去到我们散伙饭的酒店。我无法形容那天晚上大家在一起吃饭的情形。那是一种开心但又带着一思伤感的感觉。高中终于结束了,所有积蓄的压力和躁动全都释放了出来。这是日日夜夜都陪伴在身边的小伙伴们最后一次整整齐齐地聚在一起了,过了今晚,大家各自都要分开,去面对自己那个不确定的未来。回学校的时候,我感觉那天晚上,这座城市的风格外的温柔,路边的夜景也变得更动人了。那天晚上,我们宿舍的女生通宵打扑克,吃东西,聊天。一直到天微微亮,大家才肯休息。第二天,大家醒来,慢慢收拾东西,一个一个陆陆续续地离开宿舍。那个晚上是我们宿舍最后的趴,现在想想,原来我们的离别也带着一种仪式感。那些说着想要回去的人,只不过也只是想去看看过去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或者是,怀念高中时的纯粹,那个只为一个目标努力的自己,和自己一起努力的那群人。高中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只有读书一件事。你只需要死读书就好了。这句话,我说起来,却不怎么舒服。因为所有人都在叫你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但是却没有人告诉你,考上了之后会怎么样?然后呢?考完后的挫折我该怎么面对?高考那个清晰的目标突然就消失了。大多数人考完后都会陷入一个迷茫期。填志愿的时候,所有曾经的理想全都败给了现实。讨论的只有“当老师好还是当医生好”,“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怎样”,“那所大学太远了”等等类似的问题。我们被迫做出选择。我不记得高考前我在想什么,但我一直记得高考后自己在想什么。我在想自己要选什么专业?会被那所学校录取?以后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
保存3年。在评卷环节,考生答卷在集中扫描或统一评阅前,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拆封。评卷场所应做到无死角监控,关键岗位实行“一岗多控”。扫描后的答卷保存期为考试成绩发布后6个月。答卷扫描图像、评卷信息(含评卷过程数据)、考生成绩等保存期为考试成绩发布后3年。
考生情况等考试信息及未授权公布的考试信息按国家秘密级事项管理。评卷工作中产生的所有涉及考生答卷、评卷情况、考试成绩等信息,只能由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留存。扩展资料
评卷现场入口处配置高灵敏度的检测仪,严格禁止评卷教师携带手机、手表、钥匙、电子产品等物品进入评卷现场,确保“零物品入场、零物品带出”,连喝水的杯子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门口的柜子上,堵住了一切可能泄密的漏洞。参与评卷的老师都是从重点学校选拔出来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并且没有直系亲属参加今年高考,在评卷前,老师们要进行“上岗”培训。评卷基地为相关学科组的保密员配备了保险柜,所有评分细则、评卷记录本统一编号,登记造册,由保密员归档入柜。评卷前先做一遍考题,以便更好掌握评分标准。一分之差就可能决定一个考生的命运,高考评卷的公平、精准事关重大。参加高考评卷的老师个个都是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经过严格培训后才能正式上岗改卷。如果改卷过程中评分尺度把握不准,还会被调离评卷岗位。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教育部:高考成绩及评卷信息将保留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