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得知被录取的情况下去拿档案。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

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档案要求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

高校学生档案则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对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相当重要。

提供保管档案的服务的机构各地人才市场、各区、县人才市场及街道办等。按照我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属于国家法定、强制执行、归口管理的公共信息,个人不得截留和销毁。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人事档案

高考考生是在取得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拿档案,没有录取通知书不能拿档案。考生纸介质档案(包括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档案和考生报名登记表、体检表、志愿表等),由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管理,不得交由中学代管。档案材料必须齐全、完整。

已录取考生的纸介质档案经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密封后,由考生本人凭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领取,报到时交给录取高校。领取档案时考生和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双方要履行签字交接手续。关于高考录取的其他规定。

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在正式投档前进行模拟投档,省招办按计划数105%以内适当比例向高校提供上线生源情况,高校应根据本校计划和生源分布情况,合理提出调档比例意见,省招办根据高校调档比例意见进行模拟投档。

高校根据模拟投档情况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并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省招办根据高校最终确定的调档比例进行正式投档。

以上内容参考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根据有关规定,被高校录取的考生需自带高考纸质档案到高校报到。

为了不延误考生按时到高校报到入学,各区县招办逐份仔细检查完每位考生的档案资料,对号装入考生档案袋加以密封,并加盖密封专用章,提前做好了高考考生提取纸质档案的准备工作。

档案袋里主要装有:档案目录、毕业生登记表、体格检查表及附表、志愿表一、

志愿表二、学籍表,户口薄、身份证复印件及其他材料,有的考生还有英语口试成绩记载表、徒手画、享受优惠考生登记表(后附优惠材料复印件)等。

重庆市招办特别提醒考生:

一是经重庆市招办审批录取的户口在重庆市的考生,一律凭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在8月15日至9月1日期间到所在区或县招办提取纸质档案;

二是请档案袋里缺少毕业生登记表的往届考生带上自己的毕业生登记表或者到自己以前毕业的学校领取毕业生登记表,尽快到区或县招办完善提取档案的相关手续;

三是高考考生纸质档案只有一份且已密封,考生领取后应注意保管,严禁私自启封档案袋,否则后果自负,不再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