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前,可以多次登录系统进行志愿修改,每次修改志愿后,均需要按“ 提交志愿 ”键(志愿提交修改成功系统会弹出提示信息)。以规定填报时间内最后一次成功提交的志愿为最终志愿。

特别提醒:填完志愿退出后最好再次进入系统 “查看志愿”,检查确认是否填报成功。网上报完高考志愿后,如果在是最后期限之前,是可以修改的。高考志愿需要确认的省(市、区),比如广东,在确认后,是不能修改的,但是如果确实有误的,是可以更正的。可以修改或者可以更正,都有期限的,超过修改、更正截止日期,就没有修改机会了。

第一,修改高考志愿前,要重新填写志愿草表,与原填报的志愿一一对照,将网上需要修改的志愿删除,重新在网上输入修改后的志愿。

第二,仔细核对重新填报志愿的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避免错填志愿和无效志愿。

第三,不要反复多次上网修改。网上填报志愿有规定的程序和步骤,反复上网多次修改志愿会给考生增加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慎重决定自己每-个批次的每-个志愿,尽量避免反复修改。

第四,建议考生不要集中在网报截止时间前几小时填报志愿和修改志愿。避免造成网络访问流量过大、网络不畅、网速缓慢,不能及时登录指定网站顺利进行高考志愿填报。

一般人高考完的那个暑假通常是一个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因为他们经历了长时间的紧张备考和考试,终于可以暂时解脱了。在这个暑假里,人们通常会寻找机会来放松、娱乐和尝试一些新鲜有趣的事情。以下是一些一般人可能会在高考结束后尝试的有意思的活动:

1. 旅行:很多人会选择去旅行,探索新的地方或者重游自己心仪已久的目的地。这是一个放松身心、开阔眼界的好方式。

2. 读书:有些人可能会利用这段时间来阅读自己一直想读但没有时间读的书籍。可以选择小说、经典文学、自我成长书籍或者其他感兴趣的领域。

3. 学习新技能: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参加一些短期课程或培训,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或兴趣爱好,比如学习音乐、绘画、舞蹈、摄影、编程等。

4. 参加志愿者活动:许多人认为参与志愿者活动是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来度过暑假。可以选择参加社区服务、环保项目、教育支持等各种志愿者活动。

5. 锻炼身体:这段时间也可以利用来关注自己的健康,参加一些户外运动或者健身活动,比如游泳、跑步、瑜伽等,这对身体和心理都有益处。

6. 培养兴趣爱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学习乐器、烹饪、织毛衣、写作等。这将会让你感到愉快并且有成就感。

7. 与朋友和家人相聚:高考结束后,你可以花更多时间与朋友和家人相聚,一起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等,分享彼此的经历和喜悦。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活动,具体的度假方式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偏好。度过这个暑假的时候要尽情放松,享受自己的努力和成果。

6月25日,相关部门将通知考生高考成绩,并公布第一阶段填报资格线以及各批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照往年经验,最快6月24日晚,考生即可查询高考成绩。之后,考生开始在省教育考试院专设的志愿填报网站,分两个阶段填报志愿:   第一阶段填报志愿:6月27日至7月2日。填报文科类、理科类提前批次录取院校(含军事、公安政法、航海、其他院校等);体育类、艺术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文科类、理科类本科第一、二批次院校志愿。填报艺术类提前录取批次公办本科第一小批院校志愿的考生,必须于6月27日至28日填报,29日前确认。   第二阶段填报志愿:7月26日至30日。凡未被第一阶段各批次高校录取且符合第二阶段填报志愿条件的考生,可填报文科类、理科类本科第三批次院校(含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等)、高职(专科)院校以及体育类、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志愿。   报考体育类或艺术类专业志愿的考生可兼报文科类、理科类本科第一批次及以下各批次院校志愿。   在相应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及时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未被录取且符合本批次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艺术类为征求志愿,下同)条件的考生,须按《准考证》背面所规定的时间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平行)志愿。填报第一阶段征求(平行)院校志愿的考生还须到市、县(市、区)招办指定的地点办理确认手续,未经确认的志愿信息一律无效;填报第二阶段录取院校的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则不需到现场确认。还望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