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理综全国二卷难度较去年明显上升,有出考场的学生物理普遍难,化学有机难,生物选择难。
物理试题难度上升,选修3-5转移到了必做题模块,难度不大,2017年物理压轴题为电磁学,难度较大。
生物部分更加侧重学生的应用能力。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细致程度,还需要学生通过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今年理综化学部分最大的变化是选做题由以前的三选一变成了二选一(删掉了选修二),其他题型与之前相比基本相同。化学卷依然是7 4形式,即7道选择题和4道大题(包括选做题),必做题中,综合了反应原理、元素化学、实验操作的“滴定”在今年考查力度较大。
选做题中,有机化学推断涉及到比较陌生的环氧乙烷的加成反应,但总体思路依然与往年相似,合成路线不长,考点仍旧分布在官能团、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等基础知识点上。选3结构题保持了往年知识点比较分散的特点,立足课本进行适当拓展,出现了电子亲和能、晶胞中的单元个数等新颖的考点,整体难度增大。
高考理综分数分配
1、语数英各150分。
2、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合卷为理科综合,理科综合试题总分300分,其中各单科所占分数各省标准不一,全国理综卷为物理占110分、化学占100分、生物占90分。
高考方案:3 X
“3 X(综合)”考试中的“3”是指语数英,“X”是指由政治、历史、地理组成的文综或由物理、化学、生物组成的理综,分数是语数英三大科的二倍(文综或理综300分、语数英均为150分)。
由考生自己选择学习文科或理科,若选择学理科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组成的理综,则“综合”是“理科综合”。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与其它高考科目相比,具有两大特点:
第一、时间紧、分值高。150分钟,总分300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非选择题每空最高3分。
第二、学科间的转换与答题顺序的选择。考生在答理综试题过程中,既面临着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知识的转换,同时还面临着答题顺序的选择。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答题战略:
根据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提出下列答题战略:
第一、高考理综试卷到手后,用5~10分钟时间(一般从发卷到正式答题铃响之前的时间)“通览”一遍所有试题,找出比较“熟悉”的或“有印象”的试题,进而确定各科试题中,哪些题先答,哪些题后答的答题顺序。
第二、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虽然理综试卷中,按选择题“生、化、物”、非选择题“物、化、生”的顺序排定,但答题时,未必按此顺序进行。
第三、先答选择题,后答非选择题。这是因为选择题的难度一般比非选择题小。
第四、理综试题的时间分配非常重要。许多同学由于答题战略上的错误,最后题没答完,难题没答上,容易得分的题目没时间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理科综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17年理综全国一卷答案解析
高考生考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试卷答案及分析点评,因为这关系到2023全国乙卷高考分数线的高低,本文就此问题整理了全国乙卷高考理综试题难易程度分析相关信息内容,供大家查阅参考。一、2023年全国乙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全国乙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下载地址: 二、全国乙卷高考理综试题难度如何(点评解析) 2023年全国乙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尚未公布,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理综试卷点评及解析,仅供参考。2022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试题总体特征是“稳”,难度适中,试题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凸显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素养导向,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服务高校的人才选拔,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一、强化价值引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2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科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例如第6题以提高养鸡场积极效益为目的,选用教材中的素材“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遗传分析为情境,让学生分析如何运用遗传学知识在早期通过羽毛性状来区分雏鸡的性别,从而适应生产需求及时进行分选,以达到提高养鸡场经济效益的目的,考查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第37题以利用制糖废液进行微生物发酵生产为情境,让学生思考废物利用的意义,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环境保护的意识。第38题围绕社会热点疫情防控中的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和疫苗接种,以此考查学生核酸检测的基本原理、PCR技术、病毒疫苗等知识,引导学生加深对防疫措施的认识。试题重视真实情境,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二、重视能力立意,聚焦学科核心素养高考生物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高中阶段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2022年全国乙卷生物试题彰显出素养本位,能力立意的特点。例如第2题让学生分析生长在密闭容器中的正常小麦,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容器内CO2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恒定的原因,考查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关系的理解。第3题创设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的药物治疗方法的问题情境,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中的神经递质的释放、突触后膜的兴奋、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降解等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的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突触处传递过程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明白学科知识与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第29题以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对氮素NO3-的吸收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理解,同时试题提供曲线图为素材,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采用“依据是”“原因是”“措施是”的设问,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三、突出实验考查,深化科学本质探索生物学是一门科学课程,科学以实验为基础。2022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更加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例如第4题以表格的形式提供酶P的RNA组分和蛋白质组分活性的探究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材料直观简洁的展示了生物学常用的实验设计思路及结果,有利于学生快速的获取信息分析实验。考查了探究实验的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法等内容。第30题以研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机制为情境,给出实验内容,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元素组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等知识,以实验为素材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原因解释。第31题展示利用空间拍照技术调查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新方法,即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的动物并计数,试题考查选取样方的注意事项,同时要求学生与标志重捕法相比,叙述此种方法的优势,试题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和开放性。第32题以植物花色的遗传控制为问题情境,要求学生通过杂交实验(要求选用1种纯合体亲本与植株甲只进行1次杂交)来确定1株白花纯合体植株甲的基因型,此题在遗传模块中属于中等难度试题,考查学生合理选择最优方案的能力。第37题第(3)小题要求学生简要写出探究生产S的最适碳源浓度,教材中相关的探究实验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总体上,全国乙卷中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形式多样,角度新颖,内容贴合实际。四、注重教学实际,推进教考有效衔接2022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试题的材料多来自学生熟悉的情境,符合教学实际。同时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体现了“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加强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深化基础考查,注重方法,强调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让学生掌握原理、内化方法,学会举一反三,主动探究,能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引导学生不要把过多精力放在解题的技巧性上,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现象。生物试题较多地采用叙述原理、原因、依据的形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生物学语言表达科学原理的能力,注重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五、,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相比物理和化学属于较为容易的部分,在复习备考阶段要倍加重视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实验内容贯穿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从教材基础实验到探究实验的设计,高中阶段要学会主动参与动手实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复习备考阶段要进行专项知识梳理和专题训练,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医疗、及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的联系,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用专业术语解释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