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已经结束了,那么2017年高考总分多少分?各科的总分都是多少?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年各省高考总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2017年各省高考总分 就全国的形式来讲,大部分地区的总分值还是一样的,如: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西、辽宁、内蒙、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重庆等27个省市还是750分满分。各科的分值详情如下: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文综/理综300分。 个别改革地区的分值详情需要大家做详细的了解,比如江苏、上海、浙江和海南这4个地区: 浙江地区的高考总分: 上海和浙江地区2017年采用的是3 3考试模式,即3门必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 选考科目,我们先来看浙江地区的总分: 其中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满分各为150分,其中英语笔试满分120分,英语听力考试满分30分;综合(文/理)满分300分;自选模块满分60分;技术满分100分,由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两科目成绩按各占50%的比例合成。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浙江的总分根据大家的选择而有所差异,即考生文化成绩总分按报考(含兼报)的不同考试类别分别合成。文理科一类为“3 综合 自选模块”的总分,满分为810分;二类为“3 综合”的总分,满分为750分;三类为“3 技术”的总分,满分为550分。 上海地区的高考总分: 2017年上海高考成绩满分660分,各科的分值详情是这样的哦:语文、数学(文/理)、外语满分均为150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任选3门:每门70分。 江苏地区的高考总分: 江苏同样采用的是必考 选考模式,其中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各科分值设定为:语文16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共440分。语文、数学分别另设附加题40分,总分480分。 选测科目各科满分为120分,按考生成绩分布分为A 、A、B 、B、C、D六个等级。 海南地区的高考总分: 2017年海南的总分以900分的满分当之无愧的位据全国首位,语文、数学(文)、数学(理)、英语等科目的满分值均为150分,英语科分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笔试部分满分值为120分,听力部分满分值为30分,听力成绩计入英语科总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满分值均为100分,
2017高考物理全国一卷答案解析
生物答案试题解析(参考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答案】C 【解析】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会发生RNA的合成。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答案】C 【解析】癌细胞需要从它生存的环境中获取自身增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属于异养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答案】A 【解析】类胡萝卜素只能吸收蓝紫光。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C 【解析】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答案】B 【解析】样方法都要做到随机取样;由于个体数量少,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 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答案】D 【解析】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受环境影响。 三、非选择题: 29.(8分) 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2)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_________,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阻断在间期。 (3)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分裂间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答案】(1)分裂期分裂间 (2)着丝点分裂、纺锤体的形成,阻止染色体移向两极 不会 (3)相关蛋白的合成、染色体进行复制、细胞体积略有增大 【解析】(1)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合成被阻断后,分裂期不受影响,分裂间期受影响。(2)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丝的形成来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纺锤丝形成于有丝分裂前期;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不会被阻断在间期。(3)分裂间期的特点是相关蛋白的合成、染色体进行复制、细胞体积略有增大。 30.(9分) 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______。 (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_____,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抑制茎叶生长,促进根生长(2)增大(3)根冠、萎蔫的叶片 (4)作为化学反应的溶剂维持细胞渗透压提供反应的原料 【解析】(1)由图可以直接看出,与突变型(不能合成ABA)相比,野生型(能合成ABA)植株茎叶生长受到抑制,根的生长被促进。(2)施加ABA后,根生长加快,从土壤吸收水分增多,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加快,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3)ABA主要在植物体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4)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作为化学反应的溶剂、维持细胞渗透压、提供反应的原料、组成细胞的结构。 31.(10分) 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 (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体内血糖含量下降 (2)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 (3)C组: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促进肝糖原的分解;D组:注射葡萄糖,使体内血糖升高。 【解析】(1)胰岛素是降血糖激素。(2)(3)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注射葡萄糖,使体内血糖升高。 32.(12分) 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答案】(1)实验思路:让①和②杂交、①和③杂交、③和②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 如果子二代中出现8种表现型就说明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预期实验结果:子二代中有8种表现型(子二代中的表现型不是8种) 得出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三对等位基因不是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2)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让①和②杂交,①为母本,②为父本。产生的所有雄性均表现为无眼刚毛正常翅膀。②为母本,①为父本。产生的所有雄性均表现为有眼小刚毛正常翅膀。 得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为为X染色体上 【解析】见答案。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粹→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提取物质W时,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 (4)现有丙酮(沸点56℃)、乙醇(沸点约78℃)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W时,应选用丙酮作用提取剂,理由是___________。 (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晾干 物质W受热、受潮易分解 (2)使物质W完全溶于加溶剂 (3)吸收有机溶剂和水分 (4)其沸点相对较低,温度过高会导致物质W分解 (5)新鲜的植物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干燥时注意控制干燥时间,时间过长会导致物质W分解 【解析】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解析见答案。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编码蛋白甲的DNA序列(序列甲)由A、B、C、D、E五个片段组成,编码蛋白乙和丙的序列由序列甲的部分片段组成,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先要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蛋白乙,若在启动子的下游直接接上编码蛋白乙的DNA序列(TTCGCTTCT……CAGGAAGGA),则所构建的表达载体转入宿主细胞后不能翻译出蛋白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用PCR技术获取DNA片段B或D的过程中,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了DNA聚合酶、引物等,还加入了序列甲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了________________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3)现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了甲、乙、丙三种蛋白,要鉴定这三种蛋白是否具有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定量的含T淋巴细胞的培养液平均分成四组,其中三组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甲、乙、丙,另一组作为对照,培养并定期检测T淋巴细胞浓度,结果如图2。 ①由图2可知,当细胞浓度达到a时,添加蛋白乙的培养液中T淋巴细胞浓度不再增加,此时若要使T淋巴细胞继续增殖,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箱中通常要维持一定的C2O浓度,C2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仅根据图、图2可知,上述甲、乙、丙三种蛋白中,若缺少______________(填“A”“B”“C”“D”或“E”)片段所编码的肽段,则会降低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 【答案】(1)因为在启动子的下游接上的编码蛋白乙的DNA序列,不能启动 (2)模板DNA 四种脱氧核苷酸 (3)细胞培养(传代培养) 维持培养箱中的pH (4)C 【解析】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解析见答案。 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CaCO3受热分解,燃煤中加入CaO不能减小温室气体CO2的排放,故选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A.植物没氢化过程发生油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故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环己烷与苯都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苯,故C错误;D.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故D错误;答案为A。 物理答案及解析
2017江苏高考物理答案及解析
1.如图所示,在穹形支架上,用一根不可伸长的光滑轻绳通过滑轮悬挂一个重力为G的重物,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向D点靠近,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A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小后不变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大后不变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22.如图所示,同一竖直面内有上下两条用相同材料做成的水平轨道MN、PQ,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放置在两轨道上,A在B的正上方,A、B之间用一根细线相连,在细线中点O施加拉力,使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的方向是(图中②表示水平方向)( )A沿①②③方向都可以B沿①方向C沿②方向D沿③方向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33.如图所示,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到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A一定降低B一定升高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44.如图所示,AB为光滑竖直杆,ACB为构成直角的光滑L形直轨道,C处由一小圆弧连接可使小球顺利转弯(即通过转弯处不损失机械能)。套在杆上的两个小球自A点静止释放,分别沿AB轨道和ACB轨道运动,如果沿ACB轨道运动的时间是沿AB轨道运动时间的1.5倍,则BA与CA的夹角为( )A60°B53°C45°D30°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55.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两物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sin37°=0.6,cos37°=0.8.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C传送带对物块AB的摩擦力都沿传送带向上D物块A下滑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小于物块B下滑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6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目标,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静摩擦力是,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沿斜面以同一加速度向下运动,则拉力F的值是( )ABCD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77.质量为m和M的两个物体a、b用轻绳连接,用一大小不变的拉力F拉b,使两物体在图中所示的AB、BC、CD三段足够长轨道上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三段轨道上运动时力F都平行于轨道,且a、b与三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设在AB、BC、CD上运动时a与b之间的绳子上的拉力分别为,则它们的大小( )ABCD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多选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88.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重均为100N,小球P重40N,作用在物块B的水平力F=20N,整个系统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C受6个力作用BA和B之间的摩擦力是20NCB和C之间的摩擦力是20NDC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是20N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99.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点处的钉子用水平轻质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 )A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CB对A的压力大小为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1010.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斗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b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B地面对c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Cb对c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D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左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1111.某马戏团演员做滑竿表演,已知竖直滑竿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竿的重力为200N,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已知演员在滑竿上做完动作之后,先在杆上静止了0.5s,然后沿杆下滑,3.5s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中演员的v-t图像与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演员的体重为600NB演员在第1s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滑竿所受的拉力为900ND滑竿所受的最小拉力为620N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1212.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小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B物体的质量为2kg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4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3“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a)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图(b)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3.图b中的________是为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14.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15.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14如图所示,小车、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置于高度可调节的长木板上。16.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附纸带,复写纸)、小车(其上可放置砝码)、细线、钩码(质量已知)、附滑轮的长木板、导线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填写序号)①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②电压可调节的直流电源③刻度尺④秒表⑤天平实验通过改变________,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通过_______,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17.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若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一端调节过高,使得偏角偏大,则所得到的a-F关系图像为____。(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与小车的拉力)18.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1个计数点,其下表面A,第6个计数点下标明B,第11个计数点下标明C,第16个计数点下标明D,第21个计数点下表面E。若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11.15cm,DE长为13.73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分值: 9分 查看题目解析 >1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底端,一质量m=1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并锁定,滑块与弹簧不相连,t=0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Oab段为曲线,bc为直线,在=0.1s时滑块已上滑s=0.2m的距离,,求:19.滑块离开弹簧后在图中bc段对应的加速度a以及动摩擦因数μ;20.=0.3s和=0.4s时滑块的速度的大小分值: 8分 查看题目解析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时,在小车前端轻轻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已知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从小车上掉下来,取,求:21.经过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22.小车至少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从小车上掉下来2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s小物块对地的位移大小为多少?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7一传送带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段是水平的,长度,BC段是倾斜的,长度,倾角37°,AB和BC在B点通过一段极短的圆弧连接(图中未画出圆弧),传送带以v=4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现将一个工件(可看做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点,求:24.工件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25.工件沿传送带上升的高度。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18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与足够长的水平面平滑对接,一劲度系数k=18N/m的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于斜面顶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质量m=1kg的光滑小球A上,跟小球紧靠的物块B(质量也为m)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75,且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1,图中施加在物块上的力F=18N,方向沿斜面向上,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且斜面对B恰无摩擦力,当撤掉F,A和B一起沿斜面下滑到木处分离,分离后A一直在斜面上运动,B继续沿斜面下滑,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26.A和B分离后A能否再回到出发点?请简述理由。27.A和B分离时B的速度为多大?28.求B最终停留的位置距斜面底端多远?18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不能解析A不能回到出发点,因为小球与物块一起下滑过程,物体对小球的弹力做负功而使小球和弹簧的机械能减少。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机械能守恒的判断。解题思路对A和弹簧受力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易错点物体对小球的弹力做负功而使小球和弹簧的机械能减少18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的应用易错点AB之间无弹力作用,但速度和加速度相等。18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解析分离后由动能定理得:,代入数据解得: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定理的应用解题思路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易错点摩擦力做功的正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