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共有6门课;文理科总分都是750分。
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包括政治、地理、历史)
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理综(包括物理、化学、生物)
文科理科中语文、数学、英语都是150分
文综300分,理综300分
文理试卷相同的是语文和英语。
高考,一般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现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三种形式。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也是国家教育考试之一。
扩展资料
,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含应届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
申请报考高校的考生,原则上按其户籍所在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级招委会)规定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报名。
省级招委会可按照以考生户籍为主、与在本地区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就读一定年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就报名条件、时间和有关要求作出具体补充规定。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高校招生考试,按各省(区、市)公布的办法执行。考生不得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参加高考报名。对于既不符合流入地也不符合流出地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流入地协调流出地解决,原则上回流出地报考。
在中国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可在有关省级招委会指定的地点申请报名。
各省级招委会办公室(包括教育考试院、招考办、考试中心、考试局等,以下统称为省级招办)应对所有报名数据进行重复报名和违规情况筛查,并要求本省(区、市)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认真履行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职责,根据报名条件,严格审查考生报名资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考
新高考考试科目安排
新高考考试时间科目安排表如下:
全国卷时间:
语文:上午9:00-11:30——6月7日。
数学:下午3:00-5:00——6月7日。文综/理综:上午9:00-11:30——6月8日。
外语:下午3:00-5:00——6月8日。
2022新高考时间: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日—9日。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
统一高考科目的考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布为准。满分说明:
1、满分750分。
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
2、语数外每门满分150分。
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3、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首选科目成绩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再选科目成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专科高考算哪几门成绩
高考大专要考的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圆胡激,另外的科目则根据考生所在省份实施的高考模式各不相同。高考大专的具体科目:单独招生和普通高考是专科院校的两种招生方式,而统招是指通过高考进入专科院校的方式,报考这种方式的学生需要参加高考。专科考试和高考考试的科目没有区别,都有语文、数学、外语等。未实行新高考方案的地区要考语文、数学、外语、文综或理综四门科目;而新高考方案实施的地区要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再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中选三门学科做水平等级考试,按照等级换算成分算入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是750分。高考大专的录取:高考大专的录取是按照批次进行的,一般在本科录取结束后进行1。高考大专的录取分数线由各省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情况确定,并及时公布。高考大专的录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志愿填报和分数优先原则进行录取;另一种是按照分数优先和就近安排原则进行录取。高考大专的备考建议:1、抓住重点与基础知识考生应根据高考大纲和真题,找出每个科目的重点知识点和题型,重点复习和练习,不要盲目刷题或死记硬背,要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规律。基础知识是解决各种题目的基础,考生应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查漏补缺,消除盲点,巩固基本技能,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橘袜率。2、拓展能力除了基础知识外,考生还要培养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创新思维等能力,尤其是做册对于一些新颖或变化的题目,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不要被套路或形式所束缚。考生可以多做一些模拟试题或历年真题,了解高考的命题特点和趋势,提前适应高考的难度和节奏。3、做好计划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安排好每天的复习时间和内容,按照计划执行,不要拖延或赶进度,保持良好的复习节奏和效率。但考生也应注意高考是一次重要的机会,但也不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备考期间考生应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过于紧张或焦虑,要积极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