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高考化学试题总体来说不难。
北京高考化学试卷在整体难度、任务情境、设问方式等方面精细设计,兼顾科学性、合理性与适宜性。北京的考生结束化学考试后表示,今年的北京高考化学试卷难度还可以,难度在接受的范围内。2023北京高考化学试题通过设置实验探究问题,考查劳动技能,增强考生劳动体验。北京高考化学真题试卷通过展现实验现象之美,逻辑分析之美,使考生感悟学科魅力。
2023北京高考化学试题通过对比实验、变量控制等学科思想方法,令考生在思维碰撞、逻辑分析的过程中,发掘学科深层规律,体悟学科的劳育和美育价值。北京高考化学试卷总体来说不难,北京高考化学试卷在整体难度、任务情境、设问方式等方面精细设计,兼顾科学性、合理性与适宜性。从整体上看,北京高考化学试卷立意高远、宽广融通,是一份富有时代特色、具有北京风格的试卷。
2023北京高考化学试卷难度单单从试卷的试题本身来说,这个和每个人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和擅长的题目类型有关系,还和个人的临场发挥有关联,高考考生现场状态非常重要。
2017北京高考化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和18O互为同位素B漂粉精、液氯、干冰均为混合物C稀硫酸、氨水均为电解质D溶于水能电离出H 的物质一定是酸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23.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还原性:Se2->S2->Cl-B热稳定性:HCl>H2Se>HBrC原子半径:Se>Cl>SD酸性:HBrO4>HClO4>H2SO4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3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柠檬虽然酸味较浓,但属于碱性食物B向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以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C氧化铝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D石英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45.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Na2O2固体中含有O22- 2 NAB常温常压下, g CH4中含有电子2 NAC标准状况下, L mL 1 mol· NA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5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B中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99C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锂:D铝热法炼铁: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67.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K 、Na 、HCO3- 、NO3-BNa 、NH4 、NO3-、Cl-C K 、Na 、NO3-、Br -DK 、Cu2 、Cl-、SO42-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78.向某无色溶液中分别进行下列操作,所得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Al3 B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C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D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存在NH4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8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u(OH)2中加入硫酸:OH- H === H2OB钠加入水中:Na 2H2O === Na 2OH- H2↑CFeSO4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 4H NO3- === 3Fe3 2H2O NO↑DAl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2Al3 3SO42- 3Ba2 6OH- === 2Al(OH)3↓ 3BaSO4↓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91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②③④A②④B③④C①④D①②③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1013.已知下列实验事实:① 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② 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③ 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为 3价B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C实验②证明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实验③证明氧化性:Cr2O72- > I2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1114.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mol NaOH反应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1215.第ⅠA族的X、Y、Z三种金属元素, 其原子半X>Y>Z,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H>YOH>ZOHB金属性X>Y>ZC阳离子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由强到弱D与水反应按X、Y、Z的顺序由强到弱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填空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3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149.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1512.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5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2, 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W和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请回答下列问题:16.元素X的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元素Z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17.单质铜和元素Y的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元素W位于周期表的第 族,其非金属性比元素R弱,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 。19.R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工业上用Y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做其吸收剂,写出吸收剂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Y和Z组成的化合物ZY,被大量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工业上用Z的氧化物、X单质和Y单质在高温下制备ZY,其中Z的氧化物和X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值: 11分 查看题目解析 >17自然界中氮元素有多种存在形式。 。。已知:ⅰ.4NH3(g) 3O2(g)=2N2(g) 6H2O(g) ΔH=﹣1269 kJ/molⅱ.① 断开1 mol H-O 键与断开 1 mol H-N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______kJ;② H-O 键比H-N键(填“强”或“弱”)______。23. 右图是某压强下, N2与H2按体积比1: 3投料时,反应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其中一条是经过一定时间反应后的曲线,另一条是平衡时的曲线。① 图中b点,U(正)______ U(逆)。(填“>”、“=”或“<”)② 图中a点,容器内气体n(N2):n(NH3)= 。,其化学方程式是 。,其电极反应式是 。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18某实验小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 mL 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恢复至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① 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 。② 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填字母序号)。(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c).滴入酚酞后呈浅红色 (d).,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I和II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①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 (填“I”或“II”)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② 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I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II的气球体积较大(c).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盐酸计算 (d). mol·L-1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做出预测:实施实验后,发现操作2的现象与预测有差异: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则该条件下,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19某工厂的废金属屑中主要成分为Cu、Fe和Al,此外还含有少量Al2O3和Fe2O3,该厂用上述废金属屑制取新型高效水处理剂Na2FeO4(高铁酸钠)等产品,过程如下:I. 向废金属屑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II. 向I所得固体中加入过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过滤;III. 向II所得固体中继续加入热的稀H2SO4,同时不断鼓入空气,固体溶解得CuSO4溶液;IV. …… 、 。,表明滤液中不存在Fe3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可能的原因 。 。,流程如下:① 测得滤液中c(Fe2 ) 为a mol·L-1,若要处理1 m3滤液,理论上需要消耗25 % 的H2O2溶液_________k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② 写出由Fe(OH)3制取Na2Fe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20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可制得氯气的正确组合是________。① 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 ② KMnO4和浓盐酸混合 ③ 次氯酸钠和浓盐酸混合 ④ K2Cr2O7和浓盐酸混合 ⑤ KClO3和浓盐酸混合A① ② ⑤B② ④ ⑤C① ② ④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取Cl2,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 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①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 装置D和E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③ 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装置应加在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________________试剂。20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D解析① 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② KMnO4和浓盐酸混合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锰、氯气和水,③ 次氯酸钠和浓盐酸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④ K2Cr2O7和浓盐酸混合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铬、氯气和水,故答案为:D;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解题思路利用强氧化剂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易错点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实验基础知识的积累。20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浓盐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逐渐降低,最终变为稀盐酸,反应不再产生氯气解析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制取Cl2,反应需要加热,氯化氢易挥发,反应消化氯化氢,随反应的不断进行浓盐酸的浓度逐渐变稀,稀盐酸不反应不与MnO2反应,故答案为:浓盐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逐渐降低,最终变为稀盐酸,反应不再产生氯气;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条件和限度。解题思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与稀盐酸不反应;易错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条件和限度,题目难度不大,浓盐酸的浓度逐渐变稀,稀盐酸不反应不与MnO2反应。20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①证明有水蒸气产生 白色固体变蓝色 ②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③吸收氯气 ④ Ag++Cl-===AgCl↓解析① 硫酸铜吸水生成蓝色硫酸铜晶体,检验含有水蒸气,故答案为:证明有水蒸气产生;白色固体变蓝色;② 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盐酸不具有漂白性,所以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次氯酸,故次氯酸漂白性,装置D和E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潮湿的氯气(次氯酸)有漂白性,故答案为: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③ 用四氯化碳吸收氯气,防止干扰F中氯化氢的检验,故答案为:吸收氯气;④ 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Cl-===AgCl↓;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水蒸气的检验、氯气的性质的检验、尾气的处理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解题思路①硫酸铜吸水生成蓝色硫酸铜晶体,检验是否含有水蒸气;②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氯气不具有漂白性;③氯气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吸收氯气,防止干扰F中氯化氢的检验;④加入G中的气体为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易错点本题考查水蒸气的检验、氯气的性质的检验、尾气的处理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实验基础知识的积累。20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F G 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解析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盐酸,干扰G中氯化氢的检验,故在G、F之间加一装置,用碘化钾淀粉试液检验氯气是否被完全吸收,故答案为:G;F;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解题思路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盐酸,干扰G中氯化氢的检验,故在G、F之间用碘化钾淀粉试液检验氯气是否被完全吸收。易错点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盐酸,干扰G中氯化氢的检验。
北京市高考
北京市高考考六科。其中2023北京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高考等级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由考生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
北京高考总分为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占450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考生自主选3门占300分。
统一高考科目(总4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机性考试科目(总300分):思想政治:100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生物:100分。高考是指中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是中国普通高校和部分大专院校招收本科生的唯一入口。通常在每年的6月下旬或7月上旬进行,高考的重要性对于每一个中国学生来说是不言而喻的;高考成绩不仅仅关系到考生个人的升学与就业,也反映了中国社会、政府和高等教育界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态度和政策。
高考的重要性
1、对于升学:高考成绩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的重要标准,考生的高考成绩将直接决定其能否被高等院校录取,以及被哪些高等院校录取。高考成绩几乎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升学的唯一标准。2、对于就业:高考成绩也关系到毕业后的就业。一般认为一所名牌大学的学历能够给毕业生带来更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因此高考成绩对于未来的就业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3、对于个人的自信:高考成绩也会对个人的自信心产生影响。高考成绩的高低不仅仅只是考生能或不能考上理想的高校,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水平、自我修养、考试能力等方面。高考成绩好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树立信心,增强自信。
4、对于家庭与社会的压力:由于高考的重要性,很多中国家庭对于孩子的高考成绩抱有巨大期望,这会给考生和家长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也体现了社会中高等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