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考试内容:高考使用统一的考试科目和内容,确保所有考生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考试。这样可以减少地区间和学校间的差异,确保公平性。考试程序的规范性:高考有清晰的考试规则和程序,对每个考生都有相同的时间限制和考试要求。这样可以确保每个考生都在相同的条件下完成考试。考试监督和防作弊措施:高考设置严格的监考制度和防作弊措施,以确保考试环境的公正和公平。监考人员会对考场进行监督,严禁作弊行为,保证考试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分数的客观评定:高考使用标准化的评分标准和流程,对考生的答卷进行客观评分。这样可以避免主观因素对考生成绩的影响,保证分数的公平性。录取政策的公平性:高考录取时,根据考生的成绩排名来确定录取顺序,录取政策公开透明,不偏袒任何一方。这样可以确保录取的公平性,每个考生都有公平的机会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尽管高考已经在公平性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有人认为高考过分强调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虽然以往的高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但其中不乏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经常是改了一方面的问题,又出现了另一方面的问题,甚至改来改去又基本上在原地打转。在这个时代,高考已经成为万人瞩目的“国考”,这不仅引起了人们对高考改革的质疑,而且进一步影响到考试以及教育功能的发挥,产生了新一轮所谓的“读书无用论”思潮。高考作为教育中一件系国系民的大事件,其改革应该本着教育公平的原则来进行。
高考改革公平性是社会公平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高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近几年来,尽管我们在高考科目、内容和形式改革中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社会对高考的非议和责难之声仍此起彼伏。究其原因,高考改革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它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由单一的教育功能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辐射,全方位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正如刘海峰教授所言,“高考除了具有为高校选拔合适人才、以考促学等教育功能之外,还具有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流动等社会功能”。具体而言,高考改革的公平性涉及能否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整体素质,能够传播公平理念,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因此,高考改革的公平性尽管自身受到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与制约,但是却对促进整个社会的政治公平、经济公平、文化公平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这充分强调了高考改革公平性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现在的高考制度
1、“3 X”
应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
“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简称文综,分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简称理综,分为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目中选择一个作为考试科目。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2、“3 3”方案
应用地区:上海、浙江、北京、山东、天津、海南等6省市
改革时间:上海、浙江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北京、山东、天津、海南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第一个“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第二个“3”是指从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六门任意选择3门来学习。
语文、数学、外语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3、“3 1 2”方案
应用地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
改革时间: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选择1科作为必考,但两门只能选择一门,"2"是指再从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任意选择2门来学习。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
普通高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题。
高考考试试卷分为由教育部命题的新课标全国Ⅰ、Ⅱ、Ⅲ卷,新高考全国一、二卷和由地方自主命题的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卷。普通高考采闭卷考试形式,考试科目根据个人选择而不同,必考内容为语文、数学和外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 3"高考制度
高考的时间
我国的高考日期全国统一在每年6月的7号、8号。
各科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一、理科生:
:00~11:30考语文 ; 下午3:00~5:00考数学;
:00~11:30考理综 ; 下午3:00~5:00考英语。二、文科生:
:00~11:30考语文 ; 下午3:00~5:00考数学;
:00~11:30考文综; 下午3:00~5:00考英语。
拓展:时间由来:每年的高考日期都选定在6月的7、8号. 中国在1952年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并组织了新中国的第一次高考,同时也确定了高考的时间是8月中下旬,考试日期为三天。. 1955年高考时间进行了第一次改革,时间确定为7月中下旬,同样是三天时间。. 1979年将高考日期确定为7月7、8、9号。 2003年,教育部才最终决定将高考时间固定在每年的6月7、8、9日。. 由于现在高考普遍只需要两天时间,因此高考时间就确定为现在的6月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