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卷子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题型?答题技巧是什么?整理了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高考理综卷子是什么样的
以全国卷1高考理综真题中各题型分值为例,供大家参考。除部分高考改革地区外,一般每年高考试题题型变化不大。理综满分300分,生物满分90分,化学满分100分,物理满分11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生物:1~6,单选
化学:7~13,单选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4~17单选,18~21多选。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物理:14~17,单选
物理:18~21,多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22~32题为必考题,33~40题为选考题。
(一)必考题(共129分)
物理
22题,5分
23题,10分
24题,14分
25题,18分
化学
26题,14分
27题,15分
28题,14分
生物
29题,10分
30题,8分
31题,9分
32题,12分
(二)选考题:共45分。从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物理
33、[物理—选修3-3](15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35、[物理—选修3-5](15分)
化学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生物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理综卷做题技巧
:在拿到试卷后有一段时间是给我们看题目的,这个时候不要急着做第一题的题目。先把所有的题目看一遍,大致了解每个题目所考的内容,让自己有一个心理准备。在做题时就不用因为纠结“下一题会不会很难”而分心了。
:个人建议先做自己觉得简单的部分的题目,如果看完题目还不会做那就果断放弃,把能拿到的分数先拿到。(遇到自己觉得会做但又力不从心的题目也最好先放着,做好标记,等到一遍做完后再细心的做那些题目。)
:如果没有在不会做的题目上浪费时间我想这个时候至少还有40到60分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一下能得几分,然后信心满满的对自己说只要再拿下几题就能得到一个更好的分数。然后利用剩余的时间通过种种方法尽可能的得取分数。
2017高考理综卷3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这四个地区使用的是全国三卷。
全国Ⅰ卷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 单独命题(政、史、地、物、化、生)
山东省: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 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
全部科目自主命题: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扩展资料
2017年考试改革地区
高考改革地区:浙江、上海
考试模式:3 3,不分文理科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
改革后的考试具体安排如下
外语考试:浙江每年2次,6月和10月;上海每年2次,1月和6月 。
选考科目:浙江实行7选3,每科满分10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特别说明:浙江省的选考科目考试次数为2次,分别在4月和10月,外语和选考成绩2年有效。)
上海实行6选3,每科满分7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考试题全国卷
2020年全国三卷理综答案
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各个省份的高考试卷不一样,有的省份还要自主命题,那么为什么高考试卷不能全国统一呢,其实这个主要是维护教育公平来指定的方案,各个省份教育资源存在很大差异、各地区教材存在差异,高考试卷统一,对经济落后地区更加不公平。目前高考有8套考试试卷,大部分地区使用全国卷进行高考,只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海南(半自主命题)进行自主命题考试,但是全国卷又分为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全国三卷,它们之间存在难度差异,难度依次降低。那么2020年辽宁高考使用什么试卷呢? 一、2020年辽宁高考使用什么卷 1、辽宁高考考试试卷类型 各科目分数 辽宁高考使用全国Ⅱ卷,即新课标二卷,全国甲卷,甲卷一般比乙卷简单一些,比丙卷难一些。 高考满分是750分,文科生考语文、文科数学、外语、文综,理科生考语文、理科数学、外语、理综。 语文:150分 文数/理数:150分 英语:150分 文综/理综:300分 2、2020年辽宁高考考试时间的说明 高考考试时间是7月7日、7月8日,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6月7上午9:00-11:30考语文,下午3:00-5:00考数学,7月8日下午3:00-5:00考外语。 3、未来辽宁新高考改革方案 新模式下,语文、数学、英语3门仍作为必考科目;物理、历史作为选考科目,考生可任意选择其中1门;2即指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 在这种模式下,物理和历史的学科地位将得到极大地突出。 与此前两批高考改革试点省市实施的“3 3”模式不同,“3 1 2”模式降低了12种组合,在保留学生一定选择性的将扭转考生弃难就易,由于避选学科带来的个别学科遇冷和选考人数过低等问题。 根据辽宁省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的《辽宁教育现代化2035》和《辽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辽宁省高中阶段教育方面,将重点采取改革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试行“3 1 2”的普通高考新模式、建立“中职 高职 本科”贯通式人才培养新机制等重大举措,到2022年,普通高中教育实现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优质特色化普通高中在校生占比达到65%以上,办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到2035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高中阶段学校优质率均达到100%,基本实现普职融通发展,形成品牌学校引领、办学特色鲜明、课程丰富多样的优质发展新局面。 二、辽宁高考考场注意事项说明 一、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考试工作地点的秩序。 二、考生凭《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进入考点和考场时,应主动接受监考员按规定进行的身份验证和对随身物品等进行的必要检查。考生不配合安全检查或拒不交出可疑物品,影响本人考试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三、除2B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等必需的考试用品外,其他任何物品不得带入考场。(有特殊规定的按规定) 禁止携带非指针式手表进入考场。考生应尽量避免穿、戴有金属的衣物或饰品,并须脱帽参加考试;考生应避免携带非考试物品参加考试,如已携带须主动放在指定位置(考点无保管职责,丢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四、考场内设置时钟,在不影响考试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为考生提供时间参考。考试时间以考点统一指令为准。 五、考生入场后,对号入座,将《准考证》等证件放在桌子左上角以便核验。领到答题卡和试卷后,应在指定位置和规定时间内准确、清楚地填写(涂)姓名、准考证号等,并在监考员指导下将考试条形码粘贴在规定位置上。凡漏填、错填或者书写字迹不清的答卷,影响评卷结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如遇有条形码损坏或缺失,由监考员做好记录,考后由省招考办补贴,不影响考生答题和答题卡的评阅。 考生须认真检查试卷、答题卡,遇试卷、答题卡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重印、漏印或缺页等问题,应举手询问,在开考前报告监考员;开考后,再行报告、更换的,延误的考试时间不予补充;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听力考试期间,不得向监考员询问并保持安静。 六、每科目开考前30分钟(语文、全国统考外语为考前40分钟)考生进入考场。开考信号发出后方可开始答题。 七、开考15分钟后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科目考试;全国统考外语科考试14:45分后禁止入场。考生交卷出场时间原则上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八、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答题卡以外介质上或者非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答题,不得在答卷上做任何标记。 答题过程中只能用同一类型和颜色字迹的笔。需涂点的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以保证答卷扫描的清晰、完整、准确)。 答选考题时,须先用2B铅笔涂黑所选题目的题号,再按要求在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作答与所涂题号不对应的(含题号未涂或多涂),答题无效。 作图时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九、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得吸烟,不得喧哗,不得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得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得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不得传接文具、用品等,不得将试卷、答卷或草稿纸带出考场。 十、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在监考员依序收齐答卷、试卷、草稿纸后,根据监考员指令依次退出考场。 十一、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纪、作弊等行为,招生考试机构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及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违法的,由考点或招生考试机构移送当地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及有关法规进行处理。 所有考场均使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全程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并录像;考试结束后,省、市、县(市、区)三级招生考试机构将分别对所有考场监控录像进行回放审查,发现违纪、作弊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或法律进行严肃处理。 三、辽宁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说明 考生填报志愿时,理工类考生只能填报理工类的院校(专业),文史类考生只能填报文史类的院校(专业),艺术类考生既可填报艺术类的院校(专业)也可对应兼报普通类(理工、文史)的院校(专业),体育类考生既可填报体育类的院校(专业)也可对应兼报普通类(理工、文史)的院校(专业)。考生要根据各科类各批次投档时间的先后顺序慎重选择志愿兼报。 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因录取工作时间重叠,所以有些志愿不能同时兼报。主要兼报限制如下: (含“征集志愿”)、艺术类本科批志愿、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志愿不能兼报;普通类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体育类本科批志愿不能兼报。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自主招生志愿、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志愿、教育部高校专项计划志愿、艺术类本科批志愿、体育类本科批志愿不能兼报。 、艺术类本科批“征集志愿”、体育类本科批“征集志愿”不能兼报。 “征集志愿”、艺术类高职(专科)批志愿(含“征集志愿”)、体育类高职(专科)批志愿(含“征集志愿”)不能兼报。 “征集志愿”不能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