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高考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3 1 2模式。“3 1 2”模式是一种高考模式,“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1”为“首选科目”要求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确定1门,“2”为“再选科目”要求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确定2门。语文、数学、外语3门使用全国卷;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6门由各省市组织命题。 一、江苏哪一年开始新高考 江苏是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 1 2”模式是一种高考模式, 江苏省2021年高考改革的主要模式为“3 2 1”。高考总分750分。“3”是指同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江苏省新高考政策中,选科实行“3 1 2”模式,选科时间一般是在高一下至高二上,部分学校在高一上学期期末完成选科: “3”:使用新高考全国一卷,语文、数学、外语,为所有学生必考,不分文理,均以卷面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1”:江苏省自主命题,学生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以卷面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2”:江苏省自主命题。在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4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门科目,以等级赋分后纳入高考总成绩。 二、江苏新高考政策方案解读 江苏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试采取“3 1 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考生可以根据本人对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的重新评估,结合意愿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要求,调整自己的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合格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1月份,考试成绩长期有效。学生在高二第一学期末可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7门中选择;学生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可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上述7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选择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6月份,与统一高考科目同期进行,考试成绩当年有效。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选择性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 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模式 志愿填报采用“院校专业组 专业(类)”模式。院校专业组由院校根据不同专业(或专业类)的人才培养需要和选考科目要求设置,是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同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也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考生的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报考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方可报考相关志愿。 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技巧 填报志愿前,家长一定要查看各高校招生的专业选考要求,明确孩子选择的小三科能够报考哪些学校的哪些专业。 例:考生想报考保险学专业,查看选考目录发现,不同院校对于保险学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并不一致:有的不限科目,有的必选物理,还有的从2或3门科目中任选一门即可。所以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查看清楚选考要求,慎重报考。 虽然这项工作费时费力,但能为孩子筛选出精准的报考院校和专业范围,不至于等到了真正报志愿的时候再手忙脚乱。而如果一旦孩子的选科与报考专业的选考要求不符,则会有掉档的风险,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 考生在填报时一是要看所选科目是否符合选考要求,二则是要了解报考专业所在专业组的最高分、最低分以及平均分是多少,结合成绩和位次判断自己能被录取的概率有多少。 江苏高考改革的利弊 因容错率低,难以忍受偏科,严苛的江苏高考被外界戏称“地狱模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该省在设置分数等级双指标的评价系统上考虑过于全面,而对考生个性发展方面考虑不够充分,所以出现了2020年江苏高考文科状元白湘菱无缘清北这种情况。 在储朝晖看来,“不光是江苏高考方案,实际上全国考试方案在逻辑上都是一致的——全面发展的逻辑链条,只不过是江苏省在此方案中再往前走了一步。这也是全国高考招生在面上压力比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位国内排名前二大学负责招录的老师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名校招录规则是公平的,选拔是按照同一标准进行,不符合条件的,这是自身的原因;但从培养人才定位和要求来看,小部分人会存在某一学科成绩较为突出或者薄弱,如果从事科研工作,事实上很欢迎某种偏才和怪才,这种人往往在某一方面能力和创造性特别强。强制某一学科必须达到水准,是不合理的。在实行750总分值后,这一现状有望得到扭转。
高中地理玄学题目
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体系完善、逻辑严谨的一门学科,但由于其上天入地、包罗万象,同时在试题中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清奇脑回路和由于难度较大飘忽不定的分数,导致不少学生甚至一些教师都觉得高中地理学科是“玄学”。随着越来越多的省区进入新高考,高三学生备考过程中需要“必刷”的高考题数量越来越多了,虽然距离2021高考结束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官方答案未公布或公布时间较晚,再加上市场上发行的教辅资料以及一些教学辅助软件提供的答案解析的不统一,造成高三备考中的很多困扰,“玄学”属性更甚,以下就以2021年高考试题中几个有“争议”的题目为例来说明这种状况,并对一线教师给予一些教学启示。
2023江苏卷政治真题答案解析
昨天是南京市2013年中考第一天,,完成了首日语文和物理两门科目的考试。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今年的作文题《书里有个“我”》,让不少家长后悔不已。“孩子喜欢看书,但是中考做题都来不及,就停止了他的课外阅读,没想到这个作文题还是写看书。”“今年作文题与去年一脉相承,都是以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读书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并促进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不同的是,这个作文题更加倡导"真"阅读、"真"写作,更加强调学生在读书时与自我的对话。”南京一中朱刚分析道。 扬子晚报记者 王 璟语文:“34路博爱线”入题,让学生当个“小导游”点评人:第三初级中学 滕之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201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秉承优良传统,彰显课标精神,巧妙地将日常生活艺术与语文学习经验相勾连,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文化内涵,厚重大气、清新自然。渗透生活气息,主要表现为试卷选材接地气,贴近学生生活。如默写题涉及莫言获奖,选择题涉及儿童节、端午节、歌曲《锦上南京》、“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活动等。综合性学习板块选择真实的生活素材南京“34路博爱线”的简介、2路公交车双语报站的网帖和“美丽乡村游直通车”线路图表构成组合文本,要求学生从一个“小导游”的视角撰写导游词的开场白,参与网友讨论,为游客设计行程。这组题结合教材中“背起行囊走四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不仅能够阅读单一的材料,而且要将几则材料联系起来,彼此勾连,相互补充。阅读部分中则选取关于动物、饮食之类的文本,这些文字充满生活情趣,让学生读来倍感亲切。比如散文《粥里春秋》的阅读,引导考生关注普普通通的食物,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与现在倡导的“光盘”行动也有关联,于无声处引发对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思考,有情有理,令人回味无穷。浸润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全卷风格典雅精美,有韵味。从昆曲、对联,到听音乐、赏书法,都能让考生在紧张的考试中了解中国文化,感受艺术魅力。如古诗阅读选用了苏轼的一首以“琴”为主题的小令,要求考生解读和赏析,这既能让考生深入领略诗意,又能给考生一份美的享受。古文阅读则以宋人洪迈的一篇随笔《久而俱化》为对象。文章讲述了作者饲养大雁的经历,阐述了自己从中获得的道理,古朴而生动,让考生在阅读品味中感受古人的生活态度和情趣。再如现代文阅读《碑与帖》,选材通俗大气,加上《张猛龙碑》(局部)与《兰亭集序》(局部)两幅书法名作的呈现,更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丰富书法知识,还能培养出对古老的书法艺术的热爱之情。今年的试卷还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命题者从考生的实际出发,题量由去年的22题缩减至20题(含作文),留更多的时间给考生阅读和思考。考试内容虽然大多取自课外,但每一个考查的能力点都能在课内找到对应。考生只要平时认真学习,考试认真读题,必能取得满意的成绩。作文:反对“功利阅读”,只要“真读”一本书就能写点评人:南京一中 朱刚(南京市学科带头人)2013年中考作文题:捧读一本心爱的书,我们常有走进书中的感觉:书里的故事好像就是自己的故事,书里的情感似乎就是自己的情感,书里的思考也仿佛就是自己的思考……请以“书里有个"我"”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题中的“我”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书中的某个角色,也不能怪诞地将现实中的“我”幻化成另一个人物穿越进书本。这里的“我”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作为初中毕业生,许多同学在九年学校语文学习中读了不少书,有着对书籍丰富而深厚的情感,更有着在读书中成长的真切感受,学生只要真的拥有一本自己“心爱”的书,真的用心读书了,就一定会写出精彩的作文。(2017年江苏南京中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2017年江苏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江苏南京中考总分多少,各科都是多少分? 2023年江苏南京中考满分是多少分? 2022年江苏南京中考录取结果查询系统入口网站: 2022年江苏南京中考录取分数线(提前批次和第一批次) 查看中考全部文档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