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保持原有考试模式据了解,2013年高考考试内容的改革是“新高考方案”的最大特点,也是与旧高考相比较最大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新高考的连续性。新高考坚持平稳过渡的原则,实行新旧高考方案有机对接。总体上,新高考保持了过去的模式,仍然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题。全国半数左右的省份实行高考自主命题,半数左右的省份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试题。考虑到命题队伍的组建难度和保证命题的质量,我省继续采用后者。我省现行的高考模式为“3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根据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我省“新高考方案”仍然保持这一模式,这也是近年来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如: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南、河北、山西等)高考统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2010年与我省同步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四川、重庆、青海、贵州、云南五省,选择2013年首次新高考改革采用的模式也与我省完全一致。一是保持了“三个不变”,即:命题不变、模式不变(“3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分值不变(各学科分值仍然和以往相同),保持高考政策的连续性。二是有四个新的变化,即:考试内容的变化(普通高中新课程)、试卷结构的变化(增加选答题)、外语增加听力考试、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答卷的新高考,藏文与青海省同步;哈萨克文与新疆同步;蒙古文与内蒙古同步。在新高考考试命题依据的权威性方面,省教育厅也是做足了功课。命题依据为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以及国家考试中心制定的高考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方案》也明确提出了考试范围,考试范围为普通高中新的课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及其说明中规定的考试内容,其中选修模块考试内容限定在《甘肃省普通高中选修I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规定的限选模块范围内。数学必考涉及选修模块这位负责人表示,2013年将在考试形式上有所创新。各科目考试结构的改革,设置必考题和选考题。各学科必修模块必考,必考题考生必须全部作答。这里必考内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必考内容全部是必修模块,如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五个学科;另一种是必考内容为必修加部分选修模块,如数学(文科)的必考内容为必修和选修模块1-1、1-2;数学(理科)的必考内容为必修和选修模块2-1、2-2、2-3;外语的必考内容为必修和选修模块6、7、8;物理的必考内容为必修和选修模块3-1、3-2;化学的必考内容为必修和选修模块4-《化学反应原理》。部分选修模块选考,选考题采取“超量给题、限量答题”的组卷方式供考生选答。新的高考考试内容共涉及普通高中新课程14门学科中的9门学科,思想政治和英语两个学科只有必考题,没有选考内容。语文学科的选考内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选修模块,考生从两类中选择一类作答即可。数学(文科)学科的选考内容为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和《不等式选讲》,考生从三个专题中选择一个作答。数学(理科)学科的选考内容为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和《不等式选讲》,考生从三个专题中选择一个作答。历史学科的选考内容为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生从四个模块中选择一个作答。地理学科的选考内容为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和选修6《环境保护》,考生从三个模块中选择一个作答。物理学科的选考内容为选修3-3、选修3-4、选修3-5,考生从三个模块中选择一个作答。化学学科的选考内容为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考生从三个模块中选择一个作答。生物学科的选考内容: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考生从两个模块中选择一个作答。各学科被纳入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都属于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选修Ⅰ课程系列。按照新课改的教学目标,高考改革方案在命题时也注重这方面的考查,试题将更加注重能力考查,尤其是探究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新的高考要增加英语听力测试,根据全省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的差异性的实际,应该采取逐步过渡的计分办法,稳妥地进行,具体由省招办制定考务细则并组织实施。各地各学校要积极做好英语教学安排,做好备考复习指导工作。

甘肃省高考改革

甘肃省高考改革后

甘肃自2021年秋季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考生将在实行“3 1 2”模式的前提下,从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高考科目,保障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科目、选择报考专业的权利。

“3 1 2”模式,“3”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是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2”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

自2024年起,甘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模式。英语听力提升技巧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最原始最有效的就是坚持听,不间断地听,一开始可以以课文听力为主,听几遍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是否挺准了每个单词、每个语言点、每个语音语调,也就是听细节的能力。

除此之外如果坚持不懈的听下去,迟早有一天,当在考试现场再参与听力考试的时候,会突然发现原来是如此的简单与轻松,那就说明在英语听力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甘肃省高考改革系统

甘肃省2024年新高考政策介绍如下:甘肃2024年高考政策将不分文理科。甘肃2024年高考政策

1、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我省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2、明确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覆盖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14个科目。

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6个科目,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选择性考试。

3、明确考试内容,合格性考试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选择性考试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4、明确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应参加合格性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合格性考试。

选择性考试的对象为符合教育部和我省规定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并已报名参加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人员。

5、明确考试时间。合格性考试每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上下学期末。普通高中在校生首次参加考试不得早于高一下学期末,高一年级最多允许考4门,高三上学期结束前须完成全部合格性考试。

考生报考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的科目不允许再次报考,不合格的科目可参加相应学科下一次考试。选择性考试从2024年起每年组织1次。

甘肃2024年高考政策主要特点:

1、注重系统设计。以高考综合改革为引领,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和职业高等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等进行了系统设计,贯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2、体现育人为本。通过对学、考、招三个环节的改革,注重对学生综合性、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充分保障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科目、选择报考专业的权利,构建更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