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必备知识点如下:

高考理综知识点

1、物理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功和功率、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能量转化和守恒等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力学、热力学、电磁学等基本物理分支。

2、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反应平衡、摩尔质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和规律。物质的分类、组成、性质、变化、转化等基本概念和规律。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化学热力学等基本概念和规律。

3、生物

生物大分子结构、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生物分子的组成和功能等基本概念和规律。细胞裂、基因表达和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等基本概念和规律。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基本概念和规律。

以上是高考理综必备的知识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知识点需要考生掌握,具体可以参考历年的高考大纲。以下是一些高效的学习建议:

1、制定计划: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将计划写下来,并尽量遵循它。2、创造适合学习的环境:创造一个安静、无干扰、舒适的学习环境。保持学习环境的清洁和整洁,有足够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

3、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关闭社交媒体、电视和其他可能分散注意力的设备。如果可能的话,选择一个专门的学习角落。4、多样化学习方式: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如阅读、笔记、听讲、练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更全面地学习。5、经常复习:经常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帮助巩固记忆,并避免遗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复习笔记、听录音、做练习题等。6、寻求帮助:如果遇到学习上的问题,不要犹豫寻求帮助。可以向老师、同学、家长或在线社区提问。及时解决问题可以帮助更好地学习。7、坚持不懈:学习需要时间和耐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断学习,最终一定能够取得进步。

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1 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 (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4) 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 S一定大于C 。 2、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3、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 4、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5、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 (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 5价) 6、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 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7、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 、NH4 。 8、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 、NH3 、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 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 9、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 溶液显碱性。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2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 Fe2 及Fe3 离子的检验: ① Fe2 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 Fe3 的检验:(黄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 2HCl=FeCl2 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 CuSO4=FeSO4 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 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 O2 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 Fe=3FeCl2 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 Cu=2FeCl2 CuCl2 ⑦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 2FeCl3=2FeCl2 ZnCl2 ⑧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 2FeCl3=2Fe 3ZnCl2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3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

高考理综知识点大全

【归纳总结法】 在复习完所有的知识点后,就开始进入实战演习阶段了。很多同学会发现,书本上的知识已经明白了,但在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为什么呢?是因为没有一种很常规的思路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解题的过程中去,此时归纳总结法就显得很有必要了。物理中有关动量和能量的题目,很多同学都感到头痛,而在高考中这一类题目也通常以压轴题的方式出现,所占分值很高,我们可以使用归纳总结法来理清解题的常规思路。 物理情景的分析,这一时刻到下一时刻发生了什么?或者在每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又发生了什么?碰撞发生的瞬间是能量守恒还是动量守恒?把这些问题分析清楚了,思路就会逐渐清晰。将每一个过程所对应的物理规律以及公式写在旁边,这样就能很容易地发现动量过程和能量过程。将所有的内容都串起来,形成一种常规的思路,等到再遇见这一类题时,你就可以很方便地上手。 【生物常识积累法】对于高二或将上高二的学生,学有余力者应该回头看看初中的生物书,因为高中生物课程是默认大家初中学过生物的,但初中时可能很多同学学得不是很认真,而高中生物的教材和一些题目都默认大家还记得初中的生物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掌握各种“常识”的人,做生物题时容易有优越感,而且不管题目怎样出,成绩通常都会稳定在不错的水平。而对于大部分人,因为各种并不常见的“常识”常常在题目中出现,如果有比较好的习题积累,到高三后期生物常识的掌握基本上也没问题了,但这需要你平时做有心人,随时随地积累,甚至反复记忆。其中许多是生物的基础知识,打基础就要不惜像学“文科”一样老老实实地背。当然在背诵积累的时候也要掌握技巧。【物理多解发散法】具体来讲便是精选一些习题,不求数量,在仔细审题后尽可能地发散思维,联想该题涉及的每个物理情景,将所学的知识点及解题方法融会贯通,从各种可能性中去寻找解题的“钥匙”,变被动解题为主动思考,培养“多变思维”。施行此法时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急功近利。也许该题你并不能找到多解,但是这一思维过程绝对让你受益匪浅,表面上做题速度变慢,事实上你的知识点得到了巩固,思维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尤其对于高考物理卷中的选择题部分,多解发散法更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以今年高考理综物理卷倒数第二道解答题为例。对于题中涉及的始末能量关系处理,大多数人都是机械地套用机械能守恒定理,其实如果用两个过程能量之差恒定做解,简单明了,不仅不易出错,而且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化学图表图例法】 刚上高中时,我的化学基础虽然比较好,但总感觉化学的知识点很庞杂,散乱地分布在课本中,各部分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复习起来很困难,只能一遍遍地看教材,效果还不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慢慢发现,其实所有的知识点间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联系,如果找出这些联系就有可能减轻我的复习负担。 后来,我开始尝试将这些联系写出来、画出来,于是就形成了一张类似蜘蛛网的图表,我称这种方法为“图表图例法”。这张图表里可以包含很多分表,可以是某一个章节,也可以是一本书。表可大可小,内容可多可少,只要将相关知识点间的联系标识清楚即可。以有机化学表为例,它可由烷烃和芳香烃两个枝干展开。与烷烃相连的是卤代烷和烯烃,与烯烃相连的是炔烃和醇,醇再连接醛,醛再连接酸,而酸和醇连在一起又构成了脂。每一条线代表了一类反应,而在线与线之间,我会注明反应的条件和所需的催化剂。这些线便把有机化学中的一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了。这张表只是一个例子,并不完善。要是大家有精力的话,还可以串联更多的内容,比方说把和苯有关的一些物质,如苯甲酸、苯甲醇等都放进来,直到将整个有机化学的知识点都囊括进来。有了这样一张表在复习时就会很方便,很有条理性。 另有少部分无法归纳的知识点,特殊记忆一下即可。这样一来,进入高考复习阶段时,对于化学,我只需要看两张表就可以了:一张是以元素周期表为依托的无机化学表,另一张则是前面讲到的有机化学表。这和看教材的效果几乎是一样的,而且还能以点带面,减轻复习负担,一举两得。对于化学的学习我推荐“图表图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