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项招生计划

高考专项招生是指国家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了让更多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偏远地区中的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推出的优惠政策。

1、高考专项招生又叫做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2、高校专项计划与地方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隶属于高考三大计划。

3、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中央部门高校要将调减的特殊类型招生名额优先安排高校专项计划。二、报考流程(无重大事件)

国家专项计划:针对国家认定的贫困地区考生,且要求学生本人及监护人户籍在当地连续三年以上,且在贫困地区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地方专项计划:针对农村户籍考生。高校专项计划: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农村学生。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主要针对农村户籍考生,区别为后者只招收特定区域内的农村户籍考生。国家专项计划针对的人群不限制城镇户籍还是农村户籍,但必须在规定的贫困地区内,户籍为其他地区的农村考生不能进行填报。

“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申报方式不同,前两者在资格审核后,只需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时在对应批次填写意向院校即可。 “高校专项计划”则与“自主招生”类似,符合条件的考生需提前向意向院校递交相关申报材料,并参与后续的考核。

高考专项招生计划平台

高校专项计划的申报流程,比较复杂,一般都是每年的三到四月份,相关高校就会公布招生简章,如果考生符合报名条件,就可以在阳光高考平台上,提交相关的材料。一般在五月份左右高校就会完成考生的申请材料的审核,通过初审的考生可以在对应高校的招生网站或者是阳光高考网报名系统中,查询到初审的结果。有的学校还会要求考生,在高考结束之后,再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复试的结果,会在高考出分之前公布,大可不必担心,高考分数不高,影响了高校招生老师对自己的印象。只需要你好好的去参加笔试和面试,不需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如果考生获得了高校专项计划的招生入选资格,在志愿填报期间,只要是在相应的批次填报学校的志愿就可以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像天津大学等等这样一些高校,在招生简章里面,还会要求考生必须服从专业调剂,如果不服从调剂,就会失去录取的资格,高校专项计划的要求,除了学籍户籍等等这些要求之外,有的学校还会对考生高中期间的成绩排名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中央财经大学在2021年的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中,就明确要求高三学年学习成绩,排在同科类前5%以内,对于一些高校的特殊要求,鉴于我们的家长和考生,还是要特别留意一下招生简章的相关细节规定。

高考专项招生计划分数线

就是学校设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超过了不一定被录取,但是没有超过肯定不会被录取,这个专项计划的最低分数线采用本科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而不再单独划贫困专项计划的分数线。

比如说本省的本科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是500分。那么只有500分以上的考生,才能填报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的高考志愿。499分以下的考生,无资格报考。审核程序

(1)考生须到户籍所在报名地县(市、区)教育考试招生机构申领《XXXX年XX省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考生资格审查表》,填写后交县(市、区)教育考试招生机构进行资格认定及备案。

(2)凡不进行资格认定的考生一律不得参加国家专项计划录取。资格审查时,对符合相关资格但个别情况特殊的考生,由县(市、区)教育考试招生机构组织审查后,报市(州)教育考试招生机构裁决。市(州)教育考试招生机构将批准的考生名单和情况上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