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江苏54.6万考生将于本月25日拿到自己的高考成绩,但在此之前,一场场的招生咨询会让他们越参加心里越没底,的确,对分数完全摸不着底,拿什么来衡量自己的目标院校呢?昨天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2009年江苏高考阅卷已经接近尾声,英语试卷昨天早晨基本完成批阅,今天还有扫尾工作。语文卷目前也在扫尾阶段,但数学的阅卷已经基本结束,均分接近98分(不含附加题),而去年的数学均分在89分左右(不含附加题),今年比去年高出了不少
2009江苏高考数学19
数学 难度比去年小,拿高分不容易

填空简单,最后大题“绕”人
“填空题,我十分钟就做完了。”人民中学考点外,梅园中学一个男生兴奋地说。他告诉记者,整张试卷总体感觉不是太难,他的后面大题第一问都做出来了,不过最后两大题的第二问都不会。“比如倒数第二大题关于‘满意度’的函数问题,光是题目就有200字左右,看完就有点晕,都绕进去了,所以就放弃了。但是‘保’基本分难度不大。”南外的理科考生张同学认为试卷前面部分难度适中,但最后40分的附加题有些难度,出现了时间不够用的情况。考题整体难度比去年小,填空题较简单,但最后两题有些“翘尾巴”。考生普遍认为基本分拿到不难,但要拿高分着实不易。名师点评加大数学应用题考查力度点评人:淮安中学特级教师 杨文举09年高考数学试题从整体看,体现“总体稳定,深化能力”的特点,在保持08年特点的又力争创新与变化;试卷不仅能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了对能力的考查。从考生的反映来看,试题总体难度“没有想象的难”,尤其是最后一道大题,也能入手。试题有较好的梯度,注重认识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稳中求新。一、试卷结构稳定,题型顺序有变。今年的数学试题无论是正卷还是附加卷,都与08年的试题在题量上、题型上仍保持一致,但今年将应用题放在第19题,而把数列题放在第17题,这是事先老师们没有想到的。将数列题前移并降低难度,我认为很合理,避免了学生花很多时间学习数列而难得分的现象。二、试题强调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出发,注重各部分知识的综合性、相互联系及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各部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不靠一题把关,而是多题体现能力要求。第15题考查平面向量与三角知识的结合,题目设置了三问,注重考查运算能力,应该说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第16题考查正三棱柱中的线面平行与垂直问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较为常规;第17题考查数列,其中第2问体现代数认证的能力要求;第18题解析几何则考查了探索能力;与往年不同,今年最后一题考查含参数及绝对值函数,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学生还是能够入手的,当然有学生反映“入手易深究难”。三、突出“双基”考查,强化数学思想。从内容来看,填空题中对于新增内容考查也较为全面,如复数,概率,统计,算法语言,推理方法等都有考查;解答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重点考查,六道大题仍然考的是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及数学应用题等重点知识。在数学思想方法上则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思想等,试题考查了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四、加大数学应用题考查力度。今年高考数学题的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将数学应用题放到了第五道大题(第19题)的位置,考查的应用题变量均以字母形式出现,提高了应用题的难度,这也是广大考生不太适应的,说明今年的高考试卷在知识与能力考查的体现了对课改新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实际上是考查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即既考查从数学的角度观察、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考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能比较好地反映考生对信息的接收、加工和输出能力,达到有效考查综合素质的目的。五、正卷相对较易,附加卷试题偏难。相对于08年,今年的正卷160分相对较易一点,而今年附加卷没有考查空间向量,其中第22题第(3)问和第23题,学生得分比较困难。改变了过去一题或两题把关的习惯点评人:江苏省泰州中学 宋健2009年高考数学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革和创新,贴近教学实际,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要求。坚持能力立意,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和理性思维。试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题型稳定,突出对基本知识的考查。全卷结构、题型包括难度都基本稳定,只是将数列题前移到第17题。试卷依据考试说明,突出对教材基本内容的考查。整卷试题的坡度较好地实现了由易到难,低起点、入口宽、逐步深入的格局。填空题比较平和,不需太繁的计算,考生应该感觉顺手。许多试题源于课本,略高于课本,如第1、2、3、4、5、7、11、15题等,都由课本例题、习题进行恰当变更、迁移、综合、创新整合而成,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最后6个解答题由易到难,涉及的知识内容基础、常规,入手容易,但深入有一定困难。附加题部分,选做题对知识点的考查单一,结论要求明确,学生入手较易。两道必做题对数学语言的转化以及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要求,相对较难。2.多题把关,有很好的区分度。第17,18题第二小问,第19题、第20题的第三问有一定的难度,改变了过去一题或两题把关的习惯,更能有效区分不同能力层次的考生群体,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3.深化能力立意,知识与能力并重。全卷在考查知识的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许多试题实际上并不难,知识点熟悉,但需要考生自主综合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如第17题第二问,其实是恒成立问题。许多试题若能先想清楚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和方向后再动手,则解答会较容易,否则会陷入繁琐的运算之中,比如第13题,第14题。4.关注联系,有效考查数学思想方法。试卷以朴素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综合考查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了高考命题重实质、重内涵的指导思想,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对中学数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不少试题注意在具体的情景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出考查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如第20题以二次函数为载体,重点考查分类谈论、数形结合思想。5. 加强应用意识,体现"学数学、用数学"的基本思想。应用问题考查在模式识别后落脚到数学方法的运用上。第19题以生活中的满意度为背景,问题的表述较长,需要考生耐心读懂题目。但模式识别方便,考查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能力。6.注重探究,创新意识增强。部分题目在考查基础知识点上有所创新,题目设计灵活。如数学卷第17题第(2)问,第18题第(2)问,都是对一个问题进行纵向探究,考查学生创新意识
2009江苏高考数学难度
08年之前是2003年的最难,只有2003年,150分的卷子平均分在50左右。从08年以后来看。江苏数学卷2012、2010年都是比较难的,然后2011、2008年是难度中等偏上的,2009、2013、2015、2017是难度中等偏下的,2014、2018年是很简单的。

其实在2003年高考时,不只是江苏省,而是全国的数学卷都是“史诗级”难度:因为在高考前四川南充的考生张博,在原本能考上普通高校的情况下盗取了高考试卷,使得全国的高考数学卷都换成了备用卷,因而难度大大提升了。江苏卷数学难的原因:
1、高考数学没有选择题
江苏的高考数学是没有选择题的。江苏卷直接上来先给你14个填空题热热身,或许在题干的难度上,2019江苏卷填空题并不比其它省份选择题难多少,但是没有选项可以排除,不会或者答错就是零没有猜对的25%几率。
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答题难度可谓是天壤之别,有时候填空比解答题还要难,因为解答题起码还有个过程分,而填空题只看结果。
在高考总分只有480的江苏,5分可以说显得更为珍贵,以2018年理科为例,南京大学投档线为391,而东南大学为388,南京理工大学投档线378,可以说各层次高校之间的差距也就是一两道填空题的距离。
2、理科大题难度大,选做题分值低
但是由于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差别,留给大题的时间至少少了10分钟肯定是有的,江苏大题分值较高,大多都为14分~16分,最要命的是解题步骤都较为繁琐。
14分值的有两个问题,16分值的有三个问题,为了2分多出一个难度大的问题,真是拼了。今年的第一个选修题可以说比较良心,送分题。
最后的压轴选修题可以说是难度大分值少(10分),大家可以去搜一下标准答案,光是看着标准答案理清头绪都得半天,10分题的难度丝毫不比16分的低。
3、知识点贴近大学数学
一般中学数学的了解知识难点,在江苏都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看了江苏高考数学卷,真的不少题目就是大学才能看到的高数、线代和概率统计的结合体。
向量、各种曲线、导数、矩阵变换及特征值、极坐标、随机变量等知识点各种相互组合。难度最大的是江苏数学后面大题朝着一种综合分析问题的方向走,比如第18题的解答中,光是点P和Q的位置讨论就进行了多次,考察的就是针对问题,看你能不能考虑全面,稍有不慎就会漏掉某种情况。
就是不知道具体判题赋分是怎样的,假如前两问能得到10分以上,我就把第三问留着最后做,因为付出与收获实在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