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建高考数学(2014福建高考数学卷)

A.-2-3iB.-2 3iC.2-3iD.2 3i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直接由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运算化简z,则其共轭可求.解答:解:∵z=(3-2i)i=2 3i,

∴.z=23i.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运算,考查了复数的基本概念,是基础题.(2014福建)某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是三角形,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  )A.圆柱B.圆锥C.四面体D.三棱柱考点: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直接从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或俯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即可.解答:解:圆柱的正视图为矩形,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是基础题.

2014福建高考数学卷

1、语文全国卷一和全国卷二的难度基本没有区别。

2、数学全国卷一和全国卷二的客观题都是属于送分题,虽然题目不同但是难度大致相等。

3、英语二者区别很明显,从听力的难度就可以看出来,全国卷一比较难。

4、理综里全国卷一的物理是十分难的,一般考生也只能答到70分左右,想要及格答到72都不容易,但是全国卷二则很轻松的。

全国一卷与全国二卷、全国三卷的竞争压力对比:

使用全国一卷的地区竞争压力较大,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比较发达的东部和中部省份。使用全国二卷的地区竞争压力较小,主要集中与我国东北和西北省,相较于中东部省份教育程度要低一些。使用全国三卷的地区在我国西南区域,不管是经济水平还是教育水平都落后于全国。

高考选科是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地相继开始实行的高考政策,于2014年9月发布。其模式一般为“3 3”,取消文理组合,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与学生自主选科相对应,试点地区的高中开始全面推进“走班制”教学和特色化办学。 1、语文全国卷一和全国卷二的难度基本没有区别。

2、数学全国卷一和全国卷二的客观题都是属于送分题,虽然题目不同但是难度大致相等。

3、英语二者区别很明显,从听力的难度就可以看出来,全国卷一比较难。

4、理综里全国卷一的物理是十分难的,一般考生也只能答到70分左右,想要及格答到72都不容易,但是全国卷二则很轻松的。

全国一卷与全国二卷、全国三卷的竞争压力对比:

使用全国一卷的地区竞争压力较大,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比较发达的东部和中部省份。使用全国二卷的地区竞争压力较小,主要集中与我国东北和西北省,相较于中东部省份教育程度要低一些。使用全国三卷的地区在我国西南区域,不管是经济水平还是教育水平都落后于全国。

新高考选科是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地相继开始实行的高考政策,于2014年9月发布。其模式一般为“3 3”,取消文理组合,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与学生自主选科相对应,试点地区的高中开始全面推进“走班制”教学和特色化办学。

新高考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各科试卷难度

1、语文全国卷一和全国卷二的难度基本没有区别。

2、数学全国卷一和全国卷二的客观题都是属于送分题,虽然题目不同但是难度大致相等。

3、英语二者区别很明显,从听力的难度就可以看出来,全国卷一比较难。

4、理综里全国卷一的物理是十分难的,一般考生也只能答到70分左右,想要及格答到72都不容易,但是全国卷二则很轻松的。

全国一卷与全国二卷、全国三卷的竞争压力对比:

使用全国一卷的地区竞争压力较大,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比较发达的东部和中部省份。使用全国二卷的地区竞争压力较小,主要集中与我国东北和西北省,相较于中东部省份教育程度要低一些。使用全国三卷的地区在我国西南区域,不管是经济水平还是教育水平都落后于全国。

新高考选科是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地相继开始实行的高考政策,于2014年9月发布。其模式一般为“3 3”,取消文理组合,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与学生自主选科相对应,试点地区的高中开始全面推进“走班制”教学和特色化办学。

2014福建高考数学理科

随机将1,2,,…,2n(n∈N*,n>=2)这2n个连续整数分成A,B二组,每组n个数,A组最小为a1,最大为a;B组最小为b1,最大为b2;记ξ=a2-a1,η=b2-b1.

(1)当n=3时,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令C表示事件“ξ与η的取值恰好相等”,求事件C发生的概率P(C);

(3)对(2)中的事件C,C’表示C的对立事件,判断P(C)和P(C’)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1)解析:当n=3时,U={1,2,3,4,5,6},A为含三个元素的子集之1,B为剩余元素组成的集合,∴ξ的取值可能为2,3,4,5

A中最大数比最小数大2,有4种情况(123,234,345,456)P(ξ=2)=4/C(3,6)=1/5

A中最大数比最小数大3,有6种情况(124,134,235,245,346,356)P(ξ=3)=6/C(3,6)=3/10

A中最大数比最小数大4,有6种情况(125,135,145,236,246,256)P(ξ=4)=6/C(3,6)=3/10

A中最大数比最小数大5,有4种情况(126,136,146,156)P(ξ=5)=4/C(3,6)=1/5

故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

ξ 2 3 4 5

p 0.2 0.3 0.3 0.2

ξ的数学期望E(ξ)=2*0.2 3*0.3 4*0.3 5*0.2=3.5(2)解析:∵C表示事件“ξ与η的取值恰好相等”,

ξ与η可能取值为n-1,n,n 1,….2n-2

ξ=η=n-1时,不同的的分组方法有二种

ξ=η=n时,不同的的分组方法有二种

ξ=η=n k(k=1,2,3,…n-2)(n>=3)时,不同的的分组方法有C(k,2k)种

当n=2时,P(C)= 2*(1 1)/C(2,4)=2/3

当n≥3时,P(C)=2*[1 1 C(1,2) C(2,4) C(3,6) …. C(n-2,2n-4)]/C(n,2n)

(3)解析:判断P(C)和P(C’)的大小关系,即判断P(C)和1/2的大小关系

当n=2时,P(C)=2*(1 1)/C(2,4)=2/3>1/2,此时P(C’)=1-P(C)1/2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