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数学卷是全国卷吗?是的,
浙江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起,浙江高考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科目将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与选考科目考试将首次同期进行,时间为7月7-10日。7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
8日上午考技术,下午考外语;9日上午考物理、思想政治,下午考化学;10日上午考历史、生物,下午考地理。浙江高考办法:
1、考试模式:3 3,不分文理科。
2、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
3、选考科目:浙江实行7选3,每科满分10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特别说明:浙江省的选考科目考试次数为2次,分别在4月和10月,外语和选考成绩2年有效。2020年6月2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对该省高考部分政策进行调整。浙江省2023年起高考语文、数学和外语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从2年有效改为当年有效,从2021年1月考试起实施。
浙江省《关于进一步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显示,本次高考改革共有六项主要调整:
一、高中学考按年级定时定科统一安排,同一年级统一科目统一时间开考,从2020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二、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从2年有效改为当年有效,从2021年1月考试起实施。
三、选考科目等级赋分的分差由3分改为1分,从2022年1月选考起实施。
四、录取分段由三段改为两段,从2021年招生录取起实施。
五、语文、数学和外语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从2023年起实施。
六、职业技能操作考试作为合格性考试,由省统一标准、市县组织,考试合格作为报考条件,职业技能理论知识考试仍全省统一组织,从2022年招生录取起实施。
上述六项措施,因为适用的起始年级不同,因此实施时间有所区别。浙江省高中将从2020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启用新课标,因此《通知》明确从这一级学生开始实施学考定时定科的调整,以有利于考试安排与教学安排调整保持同步。
高考浙江数学卷
浙江数学高考用的是全国一卷。
2023年浙江使用的是新高考全国一卷。统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在英、俄、日、法、德中任选一门,分为听力和笔试。
浙江高考分数:
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各统考科目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分。
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历史、物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4门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全国高考一卷的省份:
2023年使用新高考一卷的省份: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浙江。2023年高考各地用卷情况:
1、新高考全国Ⅰ卷
使用地区:广东、福建、山东、河北、湖南、江苏、湖北、浙江。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教育部命题)。自主命题科目: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政治、生物、技术(仅为浙江选考科目)。
2、新高考全国Ⅱ卷
使用地区:重庆、辽宁、海南。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教育部命题)。自主命题科目: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政治、生物。
3、全国甲卷
使用地区: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考试科目:语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外语(均为教育部命题)。
4、全国乙卷
使用地区: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黑龙江、吉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考试科目:语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外语(均为教育部命题)。
高考浙江数学试卷
浙江高考试卷是全国新高考I卷。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相关通知,明确自2023年起,浙江省高考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选用全国新高考I卷。2023年选考科目仍由浙江省自主命题。
考试模式:
浙江采用“3 3”制度,是指文理不分科,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之外,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属于高考制度。但考生在选择科目时需要关注高校部分专业对于三门科目中的一门到两门会有特定要求。
选考科目:
浙江实行7选3,每科满分10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特别说明:浙江省的选考科目考试次数为2次,分别在4月和10月,外语和选考成绩2年有效)。高考复习技巧:
1、主动学习
一旦打开书本,作为学生要能做到电视不看、电话不接、零食不吃。精力高度集中,有一种投入其中、自得其乐的状态。要目标高远,思想单纯,不胡思乱想。做到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忘我备战。2、总结阅读方法
学会速读和精读,阅读前先看目录、图表及插图,先有初步了解后再阅读正文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当积极的阅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特别是弄懂知识的起点和终点,梳理好知识要点。一有空闲时间,就广泛涉猎课外其他领域的知识。
3、利用时间有些学生学习十分自觉,有的在夜深人静时勤奋学习;有的鸡鸣即起刻苦用功;有的放学回家就趁热复习。能够闹中取静,不会太多地受环境干扰,善用零碎时间,每天在晨跑中、吃饭时、课间、课前、休息前等零碎时间里记忆词语,背诵公式,疑难,调整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