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自选科目有生物、化学、物理、历史、政治、地理。

高考选科目(高考选科目报名)

高考3 2 1考试科目

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不变;“1”是指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选考科目;“2”是指在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共12种组合方式。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北、辽宁、重庆、江苏这8个省份在2021年首次实行“3 1 2”新高考政策。

新高考3 3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不变,考生再从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这6个科目中任选3门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这种模式下一共有20种组合方式。目前实行3 3模式的省份有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浙江。其中浙江比其他省份多一门信息技术,是从7门学科中任选3科。新高考选科方法

选科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在高一并不能明确自己心仪的专业,这时候选科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学习从根本上讲,还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兴趣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也可以通过兴趣爱好的培养来确定大学要报考的专业。

选科以专业覆盖率为出发点。正如上面所说,不同的选科组合可以报考的专业不同。如果学生没有固定的专业要考取,就要充分考虑专业覆盖的问题,合理避免出现想学的专业因为限考问题不能报考的尴尬。物理是专业覆盖率最大的科目,而物理 化学 地理这个偏理科的选科组合,在专业覆盖率上可达99%以上。新高考采用“赋分制”选科,即考生的卷面成绩并不是考生的最终成绩,考生的最终成绩由卷面成绩跟排名共同决定。赋分制是将参加考试的学生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按照比例赋予一定的分数,比如排名在前5%,赋予最高等级A ,赋分70分,以此类推。高一选科的时候,高一学生不仅要看各科成绩,还要看各科目的排名。很多学生认为选科擅长的科目就是感兴趣的科目。其实,不是这样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会发现,感兴趣的科目我们未必擅长,同理,擅长的科目我们也未必感兴趣。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历史,喜欢谈古论今,但擅长的科目是物理,每次物理考试成绩都很好。高一学生选科的时候,要选择既感兴趣又擅长的科目。

高考选科目时间

新高考时间表如下:

3 1 2高考科目时间一般安排在6月7/8/9日。6月7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6月8日上午,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考试,下午考外语。6月9日是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再选4个科目的考试,考生根据自己选报名的科目参加考试。

13 1 2高考科目时间具体怎么安排6月7日

9:00-11:30 语文

15:00-17:00 数学

6月8日

9:00-10:15 物理/历史

15:00-17:00 外语

6月9日

8:30-9:45 化学;11:00-12:15 地理

14:30-15:45 思想政治;17:00-18:15 生物学2新高考3 1 2改革方案“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再选科目保障机制是指,在实施新高考方案(“3 1 2”模式)过程中,经充分论证,确定再选科目的保障比例。当某一再选科目考生实考人数占总实考人数的比例低于保障比例时,启动再选科目保障机制,依照保障比例计算该科目的保障基数进行赋分。

建立再选科目保障机制的目标是,促进考生自主选科与国家人才需要和高校选拔要求更加匹配。其原则是“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国家人才需要,二是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才和人才培养,三是有利于普通高中教育健康生态的形成,四是有利于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一方面,各普通高中学校制定的选科指导方案,要在积极挖掘学校现有办学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需要,尽可能提供更多选考组合类型供学生自主充分选择,做到愿选尽选、应教尽教;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加强监督,强化过程管理,设立举报名投诉电话,对违规操作的学校和个人严肃问责。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是高校在招生录取时的重要参考。

特别是在“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考生综合成绩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依据考生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校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作为录取的依据。

高考选科目报名

高考是每个中国学生人生中的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在整个高中阶段,同学们都在为高考拼搏奋斗,其中之一便是选科报名。以下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介绍高考选科报名流程。

1、了解不同省份要求

同学们需要了解自己所在省份的高考选科报考要求。不同省份的高考选科要求往往会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省份可能需要学生选具有相对擅长的科目进行测试,而有的地区则没有这样的强制性规定。比如说在北京,高考必须选双语课程;而在某些省份沿海地区,选择物理科目成为十分困难的问题。在选科报名之前,学生应该在张贴在学校内的宣传栏上或者学校网站、招生院校网上找到自己所在省份的高考报考要求进行查看。

2、了解专业相关信息

在确定自己的省份高考选科报考要求后,学生还需要了解各种专业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名称与方向。

在选科报名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清楚地了解专升本和升普的区别和联系。专业方向的不同往往会主导专业名称的不同,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

(2)学科要求。

进行高考选科的过程中,学科要求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在选择哪些科目作为高考选科时,应当符合自身学科能力和兴趣特点。(3)分数线和学习时间。

在考虑报名选科时,学生也需要了解各个学科的分数线和学习时间,以便更准确地估计自己所需的高效学习时间。

3、正确完成报名表

在完成选科报名之前,同学们应该仔细阅读招生院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并注意各种报名要点和详细的流程要求。在填写选科报名表时,要仔细核对填写信息的正确性,特别是要注意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等个人基本信息。

4、缴纳报名费

在填写选科报名表之后,还需要缴纳相应的报名费。高考选科报名费是每个省份的规定标准不同,学生可以通过查询相关文件或拨打就近规定联络电话获取较为准确的缴费信息。在缴纳费用时,需要注意了解相关规定并按照规定方式缴纳报名费。

5、确认报名结果

在选科报名结束之后,招生院校会公布各科的报名人数和考生名单。学生在信息公布之后及时关注,还能对自己所报科目的计划转换等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高考选科报名过程中饱含着充分的规划和准备。在学生面临课程选择、高考选科、填写报名表、缴付报名费等考验时,一定要经历全面地了解、根据个人兴趣和擅长科目进行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