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考是上海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招生模式体现了院校办学特色,也充分尊重了考生的专业志愿。2023年春考仍然由统一文化考试和院校自主测试两部分组成。
各院校按照统一文化考试成绩和院校自主测试成绩,并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择优录取,并公示预录取名单。考生如果被春考预录取,不能再参加秋季统一高考。参与2023年春考招生的25所院校均为市属本科院校,招生专业均为各校特色专业或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符合上海市高考报名条件、统一文化考试成绩(含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达到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志愿填报最低控制线的考生方可填报春考志愿。应届高中毕业考生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7门科目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须全部合格。春考志愿填报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将考生信息投档至所填报院校。院校根据已公布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确定自主测试资格线,其中公办院校不超过公布计划数的2倍,民办院校不超过公布计划数的3倍。
末位同分考生排序规则为:第1位序,比较语文加数学两门合计成绩高低,高者优先;第2位序,比较语文或数学中单科成绩高低,即不分科目直接取语文、数学最高分值比较,分值高者优先。
上海高考春考啥意思
上海一月份考试就是春考,两者没有区别。
从2000年起,上海市增加了普通高校春季招生考试,从此形成普通高校每年有“两次考试、两次招生”的新模式。报名条件与高考招生考试的报名条件相同。春考意义:
上海市春考给落榜生增加了一次入学机会,2015年起因知名大学的加入。报名参加的人数也有显著上升。
其优势有:1、时间充裕;2、报考的条件宽松;3、春考试卷难度低于秋考;4、考生可同时被两所院校录取;5、春考的招生专业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或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6、英语考试在春考与秋考(即6月高考,上海俗称秋考)中取分数高的一门作为英语考试成绩。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 - 春季高考
上海高考春考与秋考的区别
1、时间不同:
秋考是从2003年开始调整高考时间,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从2000年起,上海市增加了普通高校春季招生考试,从此形成普通高校每年有“两次考试、两次招生”的新模式。春考时间是三月份。
2、特点不同:
春季高考与传统的夏季高考不尽相同,其主要特点有两个方面:高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在招生计划上有调节权,生源质量好、学校条件许可,可适当扩大招生名额。
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除由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外,凡符合有关规定者均可在夏季高考之外再选择参加春季高考。
高考录取方式:
高考的录取方式采用网上录取,志愿填报方式,将全国的大学分为2个批次,还有许多高校进行自主招生,但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应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截至2015年,绝大部分省份取消三本批次,将三本与专科进行合并。
2014年11月29日,北京教育学会第27次学术年会在京开幕。为了实现“教育均衡”的目标,教育部研究建立现任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计划2014年开始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范围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
优质学校每年需有不低于10%的教师交流轮岗,校长、副校长连续任满两届后原则上也要交流轮岗。目前各省市都在制定相应的轮岗规定。
2019年起,北京市将实施本科普通批次合并改革,本科一批与本科二批将合并为本科普通批,设置16所平行志愿高校,每个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考生填报志愿时须注明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
从2019年起,宁夏调整高考录取批次,将第二批本科录取与第三批本科录取合并,普通文理科第二批本科院校志愿数由原来4个调整为8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