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省采用统一模式实行网上填报志愿。所有考生、各类志愿均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填报,截止时间均为截止日下午5时。往年,考生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时间为6月10日至18日,即在高考结束之后、公布高考分数之前估分填报提前批本科、提前批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志愿。2011年有所调整,第一次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10日至15日。第二次填报志愿是在公布高考成绩和录取控制分数线后填报第一、二、三、四批院校(专业)志愿,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本科、高职高专(含艺术)院校(专业)志愿,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志愿,在鄂部委属高校与武汉市合作建设招生计划的志愿。此前,第二次填报志愿的时间为6月28日至7月3日,2011年改为6月29日至7月1日。在填报志愿时,采集考生录取用联系方式,以方便高校、考生的双向联系。7月11日至8月20日,根据录取进程和招生计划完成情况,由省招办公布有关批次生源不足院校信息,考生在省招办规定时间填报征集志愿;9月22日、23日,未被录取考生填报高职高专补录征集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包括: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普通类。一、普通类
1、本科提前批设平行志愿和单个志愿。军事院校采用平行志愿,设置3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其余的院校采用单个志愿,设1个院校志愿。
本科批设特殊类型志愿和普通志愿。普通志愿采用平行志愿,设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特殊类型志愿采用单个志愿,即1个院校志愿。
2、专科提前批设平行志愿和单个志愿。定向培养士官招生采用平行志愿,设3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其余的院校招生采用单个志愿,即1个院校志愿。高职专科批设置30个院校专业组的平行志愿。二、艺术类
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批分别设置30个志愿。第1顺序位置既可选择平行组中的院校专业组填报,也可选择非平行组中的院校填报;第2至第30顺序位置只能选择平行组中的院校专业组填报。高职专科批设置30个院校专业组的平行志愿。三、体育类
本科提前批设置1个院校志愿。本科批、专科提前批和高职专科批分别设置3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新高考志愿填报新模式更侧重于专业而非院校在目前实行的新高考省市中,主流志愿填报模式基本单位的一种是“专业(类) 院校”模式。四、普通类
本科批设置特殊类型志愿,高水平艺术团、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在特殊类型志愿中填报。
经考试合格并经公示的入围考生方可填报。报考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定向计划、预科班、民族班的考生必须具备相应报考资格且达到相应的分数要求。考生可将上述志愿与本科批非定向志愿一并填报。
以上数据出自高考升学网。
报考志愿的时间通常为5天。因为高考结束后通常需要进行试卷的评卷和成绩的统计,因此在高考后的第二天和第三天,考生不能进行志愿报考,所以报考志愿的时间是在高考结束的第四天到第八天。
为了给考生足够的时间考虑和选择,考生可以在报考志愿期间内进行更改和调整。在报考志愿期间也需要考生认真核算自己的分数和其它信息,保证选择符合自己的心理和实际情况的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及步骤:
1、指定时间内登录高考志愿填报网站,输入用户名和密码。2、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填写高考报名号、姓名、性别、报名区县等基本信息。
3、选择批次填报志愿,填写报考院校的代码以及所选专业代码。
4、仔细核对网页上的填报信息,确认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即可。
高考填报志愿的技巧是什么:
1、根据位次确定大学,由于每年考生人数、试题难度、高校招生计划都可能有变化,每一年的院校录取分数线会有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进行定位。
2、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力学好,有时连毕业都成问题,因此考生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3、优选目标志愿,所谓优选,就是在前两步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后,进行组合取舍。这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志愿更稳妥,确保每个院校的每个专业都心中有数。
4、根据往年录取数据做好排序,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将最想上、预计“门槛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将录取几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为报考设保底院校。把握“冲稳保”大原则,“冲一冲”不要盲目乱冲, “稳一稳”要重点考虑专业及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选好保底学校,避免“高分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