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名改信息到教育局1个星期内可以修改。

如果想自主修改的话,就要在高考报名系统关闭之前(网上预报名时间截止之前)如果系统关闭后,有错误就得到当地教育局修改。

普通高考报名是先网上填报信息,再现场确认(确认信息表是否正确,照相,签字,领取准考证),网上缴费,三个步骤。

未网上缴费者现场确认的信息无效。艺体类的考生除了要缴纳高考报名费,还需要缴纳艺体专业类的报名考试费用。注意

未缴纳费用者不得参加专业考试,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负责。

高中应届毕业生由招生办统一负责注册信息,社会考生由自己在网上填报信息,自己去招办现场确认。

异地考生如果想要在就读的省份报名,也请按照社会考生的报名步骤来进行。

大学院校等待终审距录取一般为一周左右。

“等待终审”状态表明省教育考试院对“预录取”考生,经过审核后,拟同意录取该生,并将这一信息提交给高考录取现场负责人进行最终审批;

“录取”状态,表明考生已被正式录取确认无误,需要说明的是,当考生的电子档案显示“录取”时,省教育考试院还会打印纸质的录取名册,经过签字盖章后发送给录取考生的高校。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录取信息查询时,往往还会遭遇到“没有检索到您的投档信息”的提示,这是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录取查询系统设置的专门提醒考生,档案状态未发生变动的文字提示。通常是指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批次录取尚未开始。录取后的注意事项

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及时通过省招办公布的录取结果查询渠道进行核实和确认。考生凭录取通知书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有关要求,办理入学报到等手续。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入学报到的,应向高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延期报到。

升学志愿是考生意愿的体现,也是考生对录取院校的书面承诺,录取时充分尊重考生志愿,严格按志愿投档,被录取后应如期到校报到。如果按所报志愿录取后不入学就读,既浪费宝贵的招生计划,浪费高校的教育资源,客观上也占用了他人的升学机会。

为维护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考生增强诚信意识、履行志愿约定,对于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不履行志愿约定的考生,当批次录取电子档案停止运转;对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下一年报名参加高考将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不超过2个。

今天是2016年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报名的最后一天,高考报考列车即将驶出第一站,目前只剩下报考“3 4”转段的考生及兼报“3 4”转段和春季高考的考生还未进入“网报”流程。22日,夏季考生将进入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环节,考生可通过报考类别安排报考事宜。按照报考流程,高考报名分为网上填报基本信息、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网上缴费3个阶段。在持续一周的网上报名后,本月22日夏季高考考生进入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流程,时间安排自22日起至12月2日结束,周末两天工作正常进行。确认工作开始后,非应届毕业考生将在一周后走入流程,时间安排在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夏考考生全部走完该流程后,春考考生启动“确认”,时间安排为2015年12月3日至6日(含周六、周日,含只报“3 4”转段考生及兼报3 4”转段和春季高考的考生确认时间)。根据报考要求,确认身份时会将考生本人与其身份证、户口簿及网上填报信息进行比对。并根据考生按照应届高中毕业生根据市、县(市、区)教育局普(基)教科提供的信息核查认定身份考生需要提供户口簿、第二代身份证(现役军人须持军人证);非应届毕业生需持单位或街道(村民委员会)报考介绍信参加确认,介绍信须注明考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政治面貌、毕业学校及时间、所在单位对其报考的意见等。现场确认时要求,考生在认真阅读《考生规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后,在《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