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髂腰肌力量的练习。
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是使髋前送的惟一肌肉,也是连接躯干与下肢一块主要肌肉。它对提高短跑中步长、步频起着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在抓好常规训练的重点加强髂腰肌的练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采用的方法有:①仰卧“剪腿”20~60次(也可以负重);②负重悬垂举腿90°,8~12次;③负重高抬腿跑(原地、行进间皆可);④仰卧起坐、行进间正踢腿等;⑤弓箭步走(也可负重)50m;⑥原地体前单腿摆动(也可放一个跨栏架、跨栏架高度自定)60次。2,股后肌群的力量练习
英国短跑教练丹·韦德比在武汉体院讲学时,谈到中国短跑运动员存在七大缺点,其中就有一条“前、后不平衡”。就是说,中国运动员90%的下肢力量训练都是负重深蹲和抓举。它的作用主要是发展股四头肌。而股四头肌与股后肌群最适宜的比例应为10:6;而大多数中国运动员则是6:1。常常造成股后肌群拉伤、抽筋、大小腿折叠差,形成速度障碍等原因。在训练中,我们有的放矢,针对性地采用了以下训练方法:①单杠悬垂快速屈伸小腿(也可负重)8~12次;②俯卧在垫子上,踝部分别系橡皮条。另一端固定,两腿交替做快速屈伸小腿练习;③直腿抓举杠铃,负重体前屈、伸;④快速后踢小腿跑;⑤大幅度、不同速度的“车轮跑”等。3,用自然地形的上、下坡跑
步长、步频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基层训练场地欠缺的情况下,利用上、下坡跑的练习,既能提高学生的步长、步频,也能发展下肢力量,克服一定时期的速度障碍。选择坡度为4~70,然后接20m的平地。①斜坡定距跑:在斜坡上画出步长标志(根据个人的情况),然后按照标志进行上、下坡跑。使步长、步频相结合,达到相辅相成,同步发展。②间歇跑与重复练习相结合:在做上、下坡跑的中间,适量安排一组弓箭步走,使脉搏恢复到120次/分左右,再进行下一组,这样效果更好。
耐力非常重要。晚间自由慢跑2000-3000米左右,一边跑一边自由随机制定假想目标,一段一段定,当不知不觉跑快了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减慢,以不过度劳累为准,但要连续坚持跑完。
多练习引体向上,不要规定数量,以力所能及为准,也可以每天做俯卧撑,也是同样准则,开始也可以先对墙做站卧撑,能达到一定力量后,改做对地俯卧撑,如果有哑铃,天天练,但尽量使用轻的,轻做多做,多干家务活,要效率快捷利落。每天少些吃猪肉,多吃牛肉,最好是牛肉加鸡蛋,因为牛肉脂肪较少。主食要时常吃些粗粮糙米糙面,少吃味精之类的东西,不要偏食。提高耐力是增强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有氧代谢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身体负担能力、发展速度耐力和进行大强度训练的基础,因此中长跑运动训练应重视发展耐力训练。
提高耐力的方法主要采用强度不大和跑速稳定的长时间持续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左右,各项目跑的距离大致如下:
800米跑5——8公里,1500米、3000米跑8——15公里,5000米10000米跑10——25公里。耐力训练在全年训练的准备期安排比重较大,由于长时间的持续跑比较单调乏味,要多采用越野跑、跑、选择复杂的地形进行越野跑,不仅可以发展一般耐力,还有助于提高支撑器官的力量。学会休息,如果大运动量的练习后不得到充分的休息,那么反而会使人体免疫系统抵抗外界细菌的能力锐减,导致生病。
最后想说的是,一定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什么时间跑步锻炼好? 健身跑步锻炼一般安排在早晨最好,上午9点左右和下午5点左右。中年人由于工作,一般安排在早晨锻炼,一是不与工作发生冲突;二是早晨跑步空气新鲜,新鲜的空气对呼吸系统有好处。人经过睡眠,体力得到恢复,但从生理上讲人仍然存在一定的抑制状态。早晨锻炼,有利于神经的兴奋、振奋精神,促进新陈代谢,对保持充沛的精神和体力投入一天的工作大有好处。 饭前、饭后不宜进行跑步。饭后跑步或跑步后立即进食都会引起胃酸分泌减少,影响对食物的消化,久而久之会引起胃病,一般饭后1个小时后进行锻炼为好,睡前跑步锻炼不好,睡前锻炼会使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产生多梦或不容易入睡的不良反应。 早晨不宜于空腹进行大运动量锻炼,如果健身长跑的距离比较长时,可先喝一小杯糖水或少吃一点点心类的食品。 ★跑步时怎样调节呼吸?
跑步时人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调整不好呼吸跑不了几步就会气喘吁吁,再咬牙跑几步,就有点呼吸不过来。虽然跑步是不少人喜爱的健身方式,但是以上描述的种种不适却常让人打退堂鼓。其实,跑步并不难,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疲劳感自然就少了。跑步时要怎样调整呼吸? 呼吸方式与跑速配合 跑步时呼吸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只用鼻子呼吸,另一种是口鼻一起呼吸。要想跑得舒服,分清跑步的阶段和速度最重要。跑步刚开始时,或者速度较慢时,需氧量小,仅用鼻呼吸就可以满足需氧量。如果气温较低或顶风跑步,更应用鼻呼吸,这样进入肺部的气体能被鼻毛和鼻黏膜加温加湿,从而避免吸入的尘埃、细菌引起咳嗽、气管炎、腹痛(人们常说的岔气)、胃寒等疾病。当跑步时间较长或速度变快时,鼻呼吸就难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了,如果只用鼻呼吸,容易使呼吸肌疲劳。此时应张嘴配合呼吸,缓解呼吸肌的压力。完全张口也不行,最好是口微开,轻咬牙,舌尖卷起,微微抵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中进出。呼吸时,要注意做到均匀而又有节奏,呼气要短促有力,吸气要缓慢均匀,有适当深度。 呼吸节奏与步伐配合 跑步时,人们一般习惯于按照自身需要自由调节呼吸节奏,其实,呼吸节奏应该与步伐密切配合才行。通常慢跑的呼吸节奏是每2~3步一呼,每2~3步一吸,并保持呼吸均匀和深度一致,这样跑起来才会感到轻快。随着距离的增加,机体疲劳慢慢明显,这时候需要放慢前行速度、或者停下来走两步,以调整呼吸节奏。 加强呼气深度 许多人在跑步时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从而产生胸闷、呼吸困难的感觉。有些人虽然注意深吸气,但往往就忽视了呼气的深度。其实,当跑步时间较长时,只有适当加大呼气深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深度加强了,才可能更多地排出废气、增大肺中负压,从而使吸气更省力,吸气量也能增加。
http://www.china-dr.com/dzjk/show.asp?id=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