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左右。

从院校预录状态到录取状态的时间一般需要2-5天左右。此外教育部有规定,下一轮开始投档后,高校不能以任何理由退出上一轮已投档考生档案,所以请用户放心,即使个别学校院校预录时间较长,也不会影响考生的下一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当院校将录取意见或退档意见在计算机里标明出来时,比如录到哪个专业,或是退档并注明理由,然后再提交到省教育考试院,这时考生的档案状态就发生了变化。已经预分专业的考生叫预录取,退档的考生叫预退档。

注意事项:

高考录取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查和核对,才能最终下发录取通知。很多同学已经收到了被录取的电话通知,但是在学校的官网上却还没有查询到录取结果,这是就慌了阵脚,不知道是否真的已经被学校录取了。

查询录取结果一般可以登录各省的教育考试院官网进行查询录取信息,考试院会在确定了考生已经被录取之后,第一时间公布录取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家长急问“院校预录”状态 “预录”到“录取”一般需要

一星期左右。

在录取过程中,考生档案共分6种状态。

档案首先被投到某个高校,这时档案就变成“院校在阅”,就是说学校正在审阅查看每一位考生的基本情况,这是一个阅档的过程。

当院校将它的录取意见或退档意见在计算机里标明出来时,比如录到哪个专业,或是退档并注明理由,然后再提交到省教育考试院,这时考生的档案状态就发生了变化。已经预分专业的考生叫“预录取”,退档的考生叫“预退档”。

如果省教育考试院同意这个意见,那么“预录取”的考生就变成“录取待审”状态,“预退档”考生的档案就重新回到数据里,变成了“自由可投”。

考生在省教育考试院还有一个纸质的录取表。当省教育考试院把这个录取表经过人工审批后,这些考生的状态就会变成“录取”的状态,也就意味着这些考生被正式录取了。

很多人想知道预录取到被录取需要多长时间,预录取和正式录取有哪些区别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 预录取到录取需要多长时间 预录取到录取时间一般一天左右。高考预录取的含义是,考生的档案资料已经进入准备录取考生的学校,不能再流动。 然后会把所有预录取名单给招办审核盖章所以要看那边招办盖章的速度,一般都很快,就会转为录取。 预录取和正式录取有哪些区别 关于预录取,如考生档案状态显示为这三个字,恭喜你,大学有望了。仅仅是有望,不代表已经确定成功录取。当院校将它的录取意见传送给考生所在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录取现场时,计算机界面里会显示考生被预录的院校名称和专业;经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录取检查,审核后,如果同意高校的意见,随后考生的状态就会变成“录取”的状态。 关于录取,此状态表明考生已被正式录取,确认无误。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考生电子档案状态显示“录取”外。考生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还有一个纸质的录取表。当主管部门把这个录取表经过人工审批后,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把考生的正式录取审核名单发送给录取高校备份。 如果你的档案状态是预录取说明你被这所大学录取的机会很大,预录取和录取之间的差距,是官方的批准确认。特别说明的是,在征集志愿开始后,许多考生的状态处于“预录取”。多年来录取工作规定,征集志愿开始后,处于“预录取”状态的考生是不允许院校再退档的,所以已经预录取的考生不必填报征集志愿。 预录取一定能录取吗 预录取不能完全保证一定会被录取 。预录取是高考投档录取的一个程序,被预录取的考生还需要通过上级部门的审核后才能够被正式录取。如果考生的高考报名资格等方面存在问题,也是有可能无法通过最后的录取审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