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大家关心的事普遍都是成绩公布的时间。就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2020年高考结束后多长时间出分 1、2020全国高考成绩公布查询时间每年都在7月23日-27日左右,考生可通过各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高考成绩可以通过招生考试网查询。考生可登录招生考试网,通过2020年普通高考成绩查询系统,凭考生本人的考生号、登录密码及系统随机提供的验证码查询。 2、高考成绩公布的时间为7月23-27日左右。高考成绩一般都会在考后20天左右公布,全国各省份高考成绩不会在同一天公布,但基本上都是在7月23日前后。 3、2020年高考7月7号8号考试,7月23号各省开始陆续出成绩。考完后不管怎么样先去玩一下先。等出来的时候再好好考虑志愿的事。 高考填报志愿方法和技巧 1、“顺序志愿”:第一志愿最关键 不同志愿模式投档录取规则不同,对考生填报志愿的影响很大:完全“平行志愿”,如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以及高职高专批; “顺序志愿 平行志愿”,如本专科提前批(艺术类除外)、国家专项计划批、地方专项计划批; 2、完全“顺序志愿”,如艺术类专业。 顺序志愿遵循的是“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原则,分轮次进行。填报顺序志愿,院校梯度非常重要,第一志愿最关键,第二志愿应重点考虑往年报考人数不足,曾经招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或对第二志愿有预留计划的高校。 3、“平行志愿”:注意保持高校梯度 平行志愿是按投档成绩对考生排序,逐分逐个检索考生填报的志愿,投档到排序相对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只要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高校,即向该高校投档。也就是说,考生档案不会因为未投到平行志愿中排列第一的高校,而失去投到排列在之后的其他高校录取机会。 4、“顺序 平行”志愿:要重视第二志愿 一些省份今年提前批(艺术类除外)、国家专项计划批、地方专项计划批第一志愿设1个高校志愿,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设1—4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可以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也就是实行“顺序志愿 平行志愿”模式。 高考报考注意事项 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在506种专业中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年这个季节,各高校的招生咨询热线开始忙碌了起来,许多考生和家长都会咨询有关专业选择的问题。在日常接待考生家长来电来访时,我们发现许多考生和家长在面对各个学校的招生宣传资料和专业介绍时,往往显得十分茫然,不知从何下手。 以往也有考生因当初不了解专业内涵,在填报志愿时随意选择了名称时髦的专业,入学后才发现不是自己理想的专业。考生在选择专业时,需要仔细辨别,切忌望文生义,避免因专业选择失误而带来遗憾。要了解各高校的专业设置,看明白报考指南上的专业介绍,尤其要读懂这些专业的内涵。 一定要了解专业的基本情况,考生首先需要读懂各所高校招生宣传材料中的专业介绍,专业介绍一般会涵盖专业开设时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几大要素,这些内容对了解这个专业的基本情况十分重要。
每个省份高考填报志愿时间不同,例如河北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对口专科批填报时间为7月27日12时至7月30日17时。
6月26日至6月27日,进行本科提前批A段军队院校集中填报志愿;6月28日至7月2日,进行本科提前批(除A段军队院校外)、本科批、对口本科批集中填报志愿;
7月27日至7月30日,进行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对口专科批集中填报志愿。录取工作将从7月上旬开始,至8月中旬结束。所有考生高考志愿均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设置说明
提前专科(高职)批次设置1个第一院校志愿、1个第二院校志愿和1个第三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专科(高职)批次设置9个平行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G、H、I,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专科(高职)批次艺术、体育类院校分别设置1个第一院校志愿、1个第二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以江西省2020年高考志愿集中填报为例:
7月24日9时—25日17时:网上填报提前批本科军事类院校志愿(实行平行志愿)。
7月29日9时—8月2日17时:网上填报提前批非军事类本科、国家专项本科、第一批本科(含高校专项、综合评价、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地方专项、苏区专项志愿)、第二批本科(艺术类普通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高职)专科,三校生本科及高职院校志愿。
两次集中填报志愿期间,允许考生对所填报志愿修改一次。每个批次原填志愿录取结束后,对缺额院校将实行网上征集志愿。
需要特别提醒,高职(专科)志愿不再分开填报,调整为第二次集中填报时一并填报,时间为7月29日9时—8月2日17时。
参考资料:人民网-看清楚!2020年江西省高招志愿填报录取批次时间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