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时间表如下:
3 1 2高考科目时间一般安排在6月7/8/9日。6月7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6月8日上午,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考试,下午考外语。6月9日是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再选4个科目的考试,考生根据自己选报名的科目参加考试。
13 1 2高考科目时间具体怎么安排6月7日
9:00-11:30 语文
15:00-17:00 数学
6月8日
9:00-10:15 物理/历史
15:00-17:00 外语
6月9日
8:30-9:45 化学;11:00-12:15 地理
14:30-15:45 思想政治;17:00-18:15 生物学2新高考3 1 2改革方案“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再选科目保障机制是指,在实施新高考方案(“3 1 2”模式)过程中,经充分论证,确定再选科目的保障比例。当某一再选科目考生实考人数占总实考人数的比例低于保障比例时,启动再选科目保障机制,依照保障比例计算该科目的保障基数进行赋分。
建立再选科目保障机制的目标是,促进考生自主选科与国家人才需要和高校选拔要求更加匹配。其原则是“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国家人才需要,二是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才和人才培养,三是有利于普通高中教育健康生态的形成,四是有利于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一方面,各普通高中学校制定的选科指导方案,要在积极挖掘学校现有办学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需要,尽可能提供更多选考组合类型供学生自主充分选择,做到愿选尽选、应教尽教;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加强监督,强化过程管理,设立举报名投诉电话,对违规操作的学校和个人严肃问责。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是高校在招生录取时的重要参考。
特别是在“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考生综合成绩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依据考生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校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作为录取的依据。
新高考一卷的考试时间分别如下:
1.语文考试时间为6月7日上午9:00-11:30;
2.数学考试时间为6月7日下午15:00-17:00;
3.物理/历史考试时间为6月8日上午9:00-10:15;
4.外语(含听力)考试时间为6月8日下午15:00-17:00;
5.化学考试时间为6月9日上午8:30-9:45;
6.地理考试时间为6月9日中午11:00-12:15;
7.思想政治考试时间为6月9日下午14:30-15:45;
8.生物考试时间为6月9日下午17:00-18:15。
考试时间可能因地区、学校和科目而略有不同,建议您在考前确认具体的考试时间和地点,并提前做好准备。祝您考试顺利!
以下是一些备考新高考一卷的建议:
1.熟悉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了解每个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掌握考试的难度和重点,在备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练习。
2.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根据考试时间表和自己的备考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安排好每个科目的复习内容和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保证备考效果。
3.精细化复习:对于每个科目,要注重细节和重点,特别是对于语文和外语这样的语言类科目,要注重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的复习,多做练习题,提高语文表达和阅读能力。
4.适当参加模拟考试:模拟考试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自己的考试水平和备考效果,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备考策略。
5.注重健康和心理调节:备考期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适当进行运动和放松,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希望以上建议能对您备考新高考一卷有所帮助。祝您考试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3年1月1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过对2022-2023年招生政策的文本比对。
01 2023年高考新模式教育部门推出的高考新模式,现已在部分地区正式实行,打破了“文理分科”的模式,除了新高考政策之外,关于高考录取批次和录取分数线也迎来新的改革。
“一二三本”正式被取消,例如:北京的一本和二本已经合并,统称为本科,甘肃、吉林、陕西地区,是二本三本合并。
对于23届考生来说,此后将不同本科批次合并,这一大变化如同地震一般,也让高考填报志愿时的难度骤然升高。
以北京举例的话,以前二三本未合并时考生可各填,6个志愿填报策略是为了保证有大学可上考生高考的学校,档次会拉开梯度。
二三本合并后,考生可填10个志愿填报策略,可报的志愿多了,每个志愿之间可以适当缩小梯度。这项政策的实施也将意味着考生填报志愿时将强制性分档,不仅是三本院校不能参与本科一批次的录取,就连考上一本的考生也不能填三本院校,由此以来也大大提高了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时的难度,稍有疏漏,就会因为专业填报不得到的原因,影响日后的就业和发展。
这项政策的改革虽提高了考生填报志愿的数量,但也间接增加了填报志愿的难度,对于23届考生来说属于喜忧参半的政策模式。
不少高三考生得知这一消息后表示这项政策也将意味着更多的学生将考不上大学,无缘大学校门。
02 2023年高考四大趋势
落实立德树人,鲜明体现时代主题
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高考试题命制中,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鲜明特征和坚定方向,这在过去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将是2023年高考命题的核心要旨。
新高考试题历经多年积累,试题不再回避热点,而是直接面对热点,在引导课堂教学与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现实热点和生产生活实践。
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的高考不断强化考试的育人功能。
高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选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例如:2022年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29题是陈望道关于马克思主义传播使中国社会新旧评判标准发生变化的阐述。
高考命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学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激励学生,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例如:2022年语文全国乙卷作文围绕“北京:双奥之城”组织信息。
从2022年高考命题立意来看,2023年命题将延续这一风格,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