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名序号与高考考生号不是同一个号,准考证上面的考生号是14位数,报名序号是12位数。

考生号全国统一是14位,其中前两位是年份代码,3~8位是考区代码,第9位是秋季高考代码。考生号,是考试组织机构按照一定规则为应试考生统一编排或指定的序号,是考生参加考试时所需的重要信息。准考证是主考部门发给符合条件的考生的允许考试凭证,准考证一般印有考生姓名,照片,考生号,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等。如:高考准考证,会考准考证,公务员准考证等。考生可持此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参加规定考试。准考证同时也作为考试报名费的收据。考试说明

1、凭本准考证和身份证(军人身份证)参加考试,缺一不可。

2、笔试时,开考前20分钟凭两证进入考场,对号入座。考试中须将两证放在课桌右上角上接受检查。上机考试时,应交验两证。

3、进入考场,只能带铅笔、橡皮、钢笔、圆珠笔等必备工具,不得携带书籍、资料、磁盘,以及寻呼机、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和计算器、手提电脑、PDA等辅助工具和其他物品。

4、迟到15分钟不得进入考场,笔试开考30分钟内不得离开考场。

5、开考信号发出后,才能开始答题。考试终了信号发出后,应立即停止答题。笔试时,待监考员将答题卡和试卷收齐后才能依次退场。上机考试时,按要求处理好机器后才能退场。

6、如试卷有字迹不清,卷面缺损,磁盘损坏, 可举手提问。有关试题内容等问题不得提问。

7、考试中不得以任何方式作弊或帮助他人作弊,违者将按规定给以处罚。

8、在答题卡上答题,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填空题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

9、保持考场安静,不得吸烟,不得喧哗。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考生号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准考证

高考考生编号主要有三种:考籍号、考生号和准考证号。

1、考籍号由12位数字组成,从左至右第1-2位为年度编号的后2位;第3-6位为市、县(市、区)代码;第7-8位为中学代码后两位;第9-12位为考生序号。

2、考生号由14位数字组成,从左至右第1-2位为年度编号的后2位;第3-4位为省代码(江苏省代码为32);第5-8位为市、县(市、区)代码;第9-10位为报考选修科目组代码(45-物理、化学,47-物理、地理,48-物理、政治,49-物理、生物,65-历史、化学,67-历史、地理,68-历史、政治,69-历史、生物,00-不参加选修科目考试,即体育类、艺术类考生不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第11-14位为考生序号。

3、准考证号由13位数字组成,从左至右第1-2位为年度编号的后2位;第3-6位为市、县(市、区)代码;第7-8位为选修科目组代码;第9-11位为考场编号;第12-13位为考生座位号码。考场编号以县(市、区)为单位,按选修科目组连续编排,不得间断。

4、考籍号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报名和高考报名时建立考生电子档案、体检时所使用的编号。考生号为考生在本年度的报考编号,是在考生报名后,在考籍号基础上产生的。考生在参加艺术或体育专业加试和特殊类型招生、获取成绩、填报志愿、录取等有关环节,均使用考生号。准考证号以县(市、区)为单位通过计算机随机编排产生,为考生参加高考时标志考试座位的编号(仅供参加高考时使用)。考生在试卷以及答题卡规定位置上均须填写准考证号。

高考报名序号的意思如下:

报名序号是报考人员报考之后系统生成的一个号码,就像身份证号一样,可以查到报考人员的信息。

高考序号代表的意思是,高考是按各地区组织的,高考号也是按地区划分,所以前面的几位数字是代表地区的,依次代表省,市,县,学校,最后4位是地区的学生每人一个编号,高考报名序号是指你提交上来的高考报名顺序及高考方面的流程。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高考报名要求:1、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2、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