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550左右。高考总分750分,一般除了极个别学霸能考上700外,大部分的中等生成绩其实都在450-500之间,一般500分左右比较多,这个成绩范围想要上本科还是需要多努努力的。家长在日常监督孩子学习的时候,要多多引导孩子,引导孩子在中等成绩的基础上争取再提高一点。中等生应该怎么复习才能提高高考成绩1、日常学习的时候要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做简单题、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可以增强信心,但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2、中等生想要学习好,也要把握好课本的基础知识好好学习,因为在考试中大多部分的题都是基础部分的题,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把基础知识把握住,然后在学习难题,这样从易再到难的学习才能学习的更加稳固,学生注意。3、在复习方法上,有任何问题一定要多问老师,包括学习方法、考试内容、考试模式、应试技巧等等,一定要用好老师的资源!老师不仅可以回答问题,还可以发现你的知识漏洞,帮你做一下知识的迁移连接。多问老师,老师会对你有更深的印象,有时会更加关注你。要重视每次的小测,及时做好错题的归纳整理。4、现在高考试题有以下特点:一是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二是联系生活实际的素材越来越多,三是题干越来越长。所以审题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提取有效信息,所以在现阶段的复习中要注重审题和解题能力的提高。5、中等生一定不能离开错题本,所以还应该准备一个错题本,这属于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多数学生都认为错题集没用,但错题集最主要的作用不是让学生把所有的错题都写上去,而是让学生定期复习自己做错的题,重温错题的做题思路才是关键。6、考前一定要摆正心态明确自身定位。“经过之前的复习备考,大家应该知道自己目前的阶段,给自己合理定下目标,摆正心态,才能在最后的时间内进一步稳中有升。”其实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要按照自己接近的程度去努力,越是时间紧迫,在心态和复习备考行为上越是不能着急,一定按照稳中提升的方法去利用时间。
高考多少分才算好成绩如下:
高考300到400分算正常。1、高考正常分数
高考一般来说考在300到400分会比较正常。语数外平均90分,理综平均60分,总分330,在全国统招中,刚刚能走二批学校,但是大多数人走的都是三本院校。
2、高考优秀分数
不同的省份、不同的评价标准,所得到的答案也不尽相同。通过高考成绩百分比来衡量,750分的总分,得分率在80%,也就是考到600分以上的属于优秀者,这个分数基本上处在985高校的边缘线,对于教育相对落后一点的省份,可以稳进985高校。
选择80%的得分率是有依据的,比如在小学时候,100满分的试卷拿到80分以上会被评为优秀;在大学时候,100分满分的试卷拿到80分以上同样被视为优秀。高考报名办法:1、申请报考高校的考生
原则上按其户籍所在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级招委会)规定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报名。省级招委会可按照以考生户籍为主、与在本地区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就读一定年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就报名条件、时间和有关要求作出具体补充规定。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同等学力的具体办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制订。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后在当地参加高考,按各省(区、市)公布的办法执行。相关考生不得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参加高考报名。
2、特殊考生
对于因特殊情况既不符合流入地也不符合流出地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流入地协调流出地稳妥解决,原则上回流出地报考。在中国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人,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可在签发地省级招委会指定的地点申请报名。
中等生高考能考450-550左右
总分750分,一般除了极个别学霸能考上700外,大部分的中等生成绩其实都在450-500之间,一般500分左右比较多,这个成绩范围想要上本科还是需要多努努力的。
高考中等生一般分布的分数就是当年的高考二本线分数,比如你所在省份今年理科二本分数是485分,那么中等学生分数线就是485分,这是一个比例来计算的。最简单的检测优秀的判断标准就是折算成百分制,八十分以上就是相当优秀了。普通的一本大学基本在500分以上。考上普通本科的分数应在400分以上,专科的分数在300分上下。如果非要给中等生定义的话,我们觉得不是特别必要用分数衡量。中等生是绝大多数是自己认为努力一把就可以前进的学生。虽然到了高三哪怕是第一学期即将结束的阶段,还差尖子生非常多的分数,但是只要心中有信念,有目标,那么就能迎头赶上。中等生其实有能力考出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把属于他自己能力范畴内的分数丢的一干二净。考试时大题难题能做对或者写出较为接近的步骤,整体的思想也符合解题的思路。往往因为“粗心”、“马虎”等问题在小题上丢分。往往因为看错条件、某个环节计算错误、草稿乱打,找起来手忙脚乱等。这类学生由于基本概念理解不是特别完善,非常容易被命题人给误导而导致丢分,所以小聪明可以发挥,但是不要去“耍”,而要更加沉稳。
充分有效地复习功课是考试成功的前提、基础,因而抓紧时间、全力以赴是必要的,但必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复习。
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才能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大搞疲劳战术,开“夜车”,弄得精疲力尽、心力交瘁,不仅不能取得好的复习效果,反而影响身心健康。
所谓科学用脑,主要是指要根据生物钟运行的规律,尽可能在大脑最佳兴奋状态高效率地进行复习,同时也要重视大脑的卫生和保健,科学地使用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