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成绩出来后,2-7天左右开始填报志愿,一般先录取提前批,然后录取本科批次,最后录取专科批次,各批次志愿填报时间是不同的。 高考志愿填报持续几天 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从开始到结束大约持续三四天左右。提前批最早填志愿,一般是在六月底报考,本科批一般在七月上旬填报志愿,专科批最晚,基本要在七月中旬开始填报志愿。由于疫情原因,预计今年的填报志愿时间将延期一个月。 根据每年情况来看,一般在6月24日左右各省会陆续公布高考成绩,一般在6月27-30日左右各省会陆续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是分成不同批次的,不同批次的录取时间也是不同的,一般先录取提前批,然后录取本科批次,最后录取专科批次。 高考怎么填志愿比较好 填报高考志愿考生最好还是要“冲一冲、稳一稳、垫一垫”这样的选择,在选择参考往年的分数线时,不要只看前一年的,反而要结合学校近三年的录取平均分数线。 考生要仔细看招生章程,按照教育部规定,高校都会在招生章程中介绍清楚规定,一定要仔细地看清楚规定。 选专业不考虑兴趣和特长。每年都有,讲真的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考生选专业一定要详细地了解专业,专业学习什么课程,是不是国家重点,有无研究生、硕士生,就业前景如何,专业是否对身体健康有要求等等,越详细越好。

高考人数预计在2036年开始下降。考虑到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高考报名人数也不会一直增长,迟早会有开始减少,甚至大跌的一年。受到自然灾害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几十年历史中,我国人口出生数量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其中最近的20年间我国人口出生人数与以前相比还是比较少的。

在2003年以后出现小幅度增长,但在2019年开始连续5年出生人数大幅度下降,甚至2021年我国人口出生数量只有1062万人,比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还少了一百多万人。

考虑到2017年人口出生数量开始减少,我国高考人数增长可能将持续13年,到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

而2018年时人口出生数量比2017年大跌了200万人,2018年出生的孩子到高考的时候,高考报名人数预计是会大跌的,大致也就是2036年左右。历年高考人数:

2022高考注册1193万,2021高考注册1078万,2020高考注册1071万,2019高考注册1071万,2017高考940万人,2016高考940万人,2015高考942万人。

中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7、2008、2009年持续超过1000万,之后逐渐下降。10年后的2019年,中国高考报名人数再次突破1000万,2020年再次增长,达到1071万。根据这个数据,参与人数高考整体呈上升趋势。

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只有1062万人,比2022年的高考报名人数还少。2021年我国高考录取人数就达到了1001.32万人(含本专科),普通本科招生444.60万人,本科录取率为41.6%。到13年后我国本科院校招生人数与现在相比只会更多,到那个时候专科院校可能要开始发愁招不到学生了,考重点大学依然会较难,但上个普通本科将会比现在容易很多。

高考通常只考两天,一般安排在每年的6月7日和6月8日,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不过具体考试时间和科目顺序可能会因地区而异,具体以各省份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考试时间安排为准。

除了高考考试时间之外,考生在报名时还需要提供一些考试相关的材料,例如有效证件、照片等。考前一般还有考场分配、考生座位分配等工作需要安排,而考后可能还有试卷收集、阅卷、成绩查询等相关工作需要完成。高考整个考试流程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的时间。高考考试通常只考两天,但考前准备和考试后的相关工作可能会涵盖几个月的时间。考生需要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安排。虽然高考只考两天,但对于参与者来说,高考却是一场十分重要的考试,考试的结果将可能会塑造一个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考生需要认真备考,掌握考试知识和技巧,并且尽可能的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状态,以保证高考发挥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