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三的高考是2023年6月6日。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al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

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地区含6月9日),各省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高考并非中国公民获得文凭学历的惟一途径,还有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途径,所取得学历都是国家认可的学历。教育部规定下列四种人员不得参加普通高考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作假伪造应届的学生。

3、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4、无学籍,档案不齐全的在校生。

每年高考一般在6月的第一个周六和周日进行。

一、什么是高考

高考是中国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是考生升学和就业的重要依据。高考主要针对即将毕业的高中学生,其试题覆盖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

二、高考时间

1.高考的时间安排:高考一般在每年的6月第一个周六和周日进行,考试时间为两天。6月7日为语文考试,6月8日为数学考试,6月9日为英语考试,其它科目的考试日期一般紧跟其后。

2.考试时间的变化:虽然高考一般在6月举行,但实际考试时间会有一些微调。2021年的高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考试时间延迟到了7月7日和7月8日;2018年的高考则提前到了6月7日和6月8日。三、高考的评分标准

1.分数计算方法

高考的总分为750分(部分省份为900分),其中语文、数学和英语占600分,其它科目各占75分(部分省份各占100分)。考生的得分需要除以参加考试的人数,得出倒数,再乘以当年高考各科目的平均分进行转换,最终得到标准分数。

2.评卷标准

高考的评卷是由专业的考试机构和评卷教师共同完成的。评卷教师会根据题目难度、命题拟定等因素,制定评分标准,并对考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挨个评分。考生成绩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排名、录取等操作。

四、高考的影响

1.教育公平:高考是中国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其设置为各地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消除了地区差异、补偿了家庭背景差异,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努力获得公正的机会。

2.社会评价:高考成绩也往往成为评价一个学生的主要指标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关切。在某种程度上,高考的成绩不仅反映了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可以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潜力。拓展知识:

除了高考,还有一些与之类似的考试,比如:

1.中考:也是中国的一项全国性统一考试,针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主要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2.高职招考:是指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的高起专和高职(专科)招生报名、考试、成绩查询等各环节的系统安排与实施。

3.小升初:主要针对小学六年级要升入初中的学生进行,该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高考时间为每年的6月7日-8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8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

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

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报志愿可参考的热门专业有:

1、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成为了当前最为热门的专业之一。

2、医学和护理:医学和护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也是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之一,吸引了大量有志于从事医疗行业的学生。3、金融和财务管理: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金融和财务管理专业越来越受到青年学子们的欢迎。这个领域拥有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热门的职业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高薪酬的优厚待遇。5、教育学:教育学是培养未来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专业,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关注。6、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专业是商科中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可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