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选择题一般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最多不超过40分钟。
如果你是高三生,你剩下的时间很少了,建议你专攻你比较擅长的那一领域,比如说三角函数,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数列,概率,这几块我个人认为比较容易上手,具体情况你自身情况决定,确保把能拿到的分都拿到手,基础薄弱的话就看课本例题,看课堂笔记,该记的公式牢记于心!
如果你不是高三生,那一切皆有可能,你进步的空间是无限可能的,数学课课堂听讲一定要认真,基础要扎实,如果你真觉得自己就是不擅长数学也没关系,时间充裕,你可以实行题海战术,做题做多了解题的思想慢慢就形成了,平常注意做笔记总结一下就好,关键在于用心!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有人写完了,有人没写完。
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有多难?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说就是:高考数学最后一道题的难度,就是用来难住一个尖子生是上清华北大还是上其他的重点大学。
关于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有的人会说,最后一题再难也要做,多做一步得一步的分,最起码心理上感觉自己尽到最大努力了,主动放弃让人心里太不踏实了,还会严重影响后面几门考试的状态。高考数学最后一道题的难度在于,如果你没有一点逻辑的头绪,哪怕你试完了所有的几何求法、导数求法、概率求法、猜测法等等都找不到一点突破口,你会发现你被的那些tan/cos/sin或者函数公式、几何公式,完全用不上。
高考数学的最后一道题,往往是一个创新的题,这题型往往是没接触过的,哪怕是接触过的,用正常的方法是无法进行大量的计算的,也只有那批智商爆棚的人,在知识的基础上创新才能够另辟曲径,作答出来。
再换一个角度看,那些出题老师又是怎么对待最后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呢?
网上有这样的传闻:最后一题就是压轴题了,是专家们“故意”用来区分你和天才的。
他们达成一个共识,应达成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要在高考数学的最后一题得分,不难;满分,巨难。
高考数学选填要用45分钟。填选时间:
填选时间要看自己做题习惯,曾经一位北大学姐说过数学填空选择用45分钟最合适。因为平常基础比较好一点,所以从高考前两个月开始,基本每次考试选填都是十五分钟(选填的最后一题都先不做),高考也是然后从17题到20题,平均每道题就是十二三分钟,具体可以看题目难易程度分配,反正总共45到55分钟。
然后就开始做选修,选修也是十分钟左右,具体也是看题目难易程度,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最后21,22题最少要留25分钟,然后检查一遍之前做上的(5-10分钟),检查完之后,剩下的时间做12,16。2022年新高考数学难度分析:
绝对难度不一定高,但是攻击性很强,体现在平均分上不会很好看选填以及前几个大题都比正常年份偏难,后面三个大题反而偏简单,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做不到这些题的,对他们来讲这份卷子就很难。选填和前几道大题的共同点就是都很奇特(甚至后面三个大题也有点),给的感觉就是“22道题,每道题都想创新,结果出了一份这么创的试卷”。
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讲,每道题都很奇妙是很有毁灭性的,并没有哪一道题真的很难,但是就是会在某一道题(而且很有可能不止一道)上卡住,把自己节奏全部打乱。这份卷子可能代表着数学刷题就能高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另外这份卷子没有送分题了,对考生在考场上的自信心也是很大打击,所以更难发挥出水平。其实最开始说哀嚎已经是说得很轻了,真实情况是考完试校园里死一样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