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通知书一般在7月中旬开始发放,不同地区不同批次发放时间不同。

从查询到录取信息,到录取通知书寄到考生手中,至少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具体时间以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时间为准)。若考生在被录取的批次结束后一个月仍未收到录取通知书,可向录取院校进行电话咨询。

不同学校发的时间不一样的。录取工作结束后原则上按比较远的地方先发。比如甲和乙报考的是福建福州某大学,而甲住的地方是福州,乙住的地方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那就是大概会提前先发给乙,再发给甲,大学录取通知书最迟都会在上学前一两周发到考生手中或考生原所在的学校。录取通知书的查询方法

1.提前批

(1)招收飞行员院校。录取时间:7月2日。

(2)艺术本科提前批院校及专业。录取时间:7月2日—8日。

(3)军事、公安、国防生、航海类本科院校及专业,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本科师范类专业,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本科院校及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院校的小语种专业。录取时间: 7月7日—8日。

(4)公安类专科院校及专业。录取时间:7月9日。

2.本科一批 进入国家“211”工程的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部委属重点院校、部分省属重点院校、部分院校的七年学制的专业,体育本科专业,艺术本科一批院校及专业。录取时间:7月12日—16日。

3.本科二批 一般本科普通院校及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高水平运动员、优秀运动员、实践生本科专业。录取时间:7月18日—23日。

4.本科三批 普通高校的独立学院、民办高校、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等以培养成本收费的本科院校及专业。录取时间:7月26日—29日。

5.专科(高职)一批 所有本科院校的专科(高职)及省部属的普通专科(高职)院校,所有高校的艺术类、体育类专科(高职)专业。录取时间:8月8日—12日。

6.专科(高职)二批 普通高校的独立学院专科(高职),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高职),民办高校的专科(高职),市属普通院校专科(高职),职业技术学院及独立设置成人高校专科(高职),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优秀运动员专科(高职)专业。录取时间:8月15日—18日。

高考志愿填报后一般是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后就能收到。

一般来说提前批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较早,一般在7月份发放;本科一批录取通知书大概7月中旬左右会发放,一般在7月中下旬可以收到;本科二批录取通知书在7月20号左右进行发放,一般7月末可以收到。专科批次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较晚一点,需要到8月中下旬会陆续接收到录取通知书。其他信息

不同的批次和每一所大学的准确天数都不一样。应该从七月中下旬开始就有陆续的录取。你可以打你报考学校的招生处询问,也可以去他的校园网站上查寻,应该是先查到自己被录取,然后过段时间才会收到录取通知书。现在大多数省份的志愿填报时间已经公布了,大家可以到阳光高考网上查询具体时间。

对于那些成绩相当好的同学,因为这个报考也是分批次,第一批肯定是最先知道结果,也是会先收到录取通知书。成绩好的同学基本上不用担心报考的`问题了,正常的话20天左右会收到通知书,地址不要写错了哦。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报考结束后,会进入漫长的等待时间,这段时间也是最难熬的,因为会担心录取不上,或者被录取以后,通知书迟迟不来。也是让很多家长和学生纠结。

这个就重点说一下,首先每个学校录取结果公布时间还有通知书下发时间都不一样,但是都在7月就会都知道,本科一批可能会更早7月上旬就会知道结果。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 #高考# 导语】高考为什么从七月改到六月?相信这是很多学生疑惑的问题,下面是 考 网分享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提问:高考为什么从七月改到六月 回答:高考是2003年从7月份考改到6月份考的。1、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和对人的关怀。由于中国地处北半球,且具有明显的季风性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而北半球最炎热的时候会出现在7、8月份。本来因高考而紧张的考生,再因天气炎热会导致睡眠不好,从而严重影响发挥。2003年全国空调普及率还极低,提前高考避开高温。2、从安全角度考虑,很多落后山区一般一个县只有一个考点,学生都需要跋山涉水去县城高考,为考生安全着想,而避开雨季。每年的7、8月份,全国范围内进入雨季,因暴雨引发很多次生灾害,尤其是山区的洪水和泥石流,对广大山区考生构成严重威胁。所以修改高考时间主要还是为了避开台风、洪灾,让考生更容易考出好成绩吧。另外高考时间定于6月7日、8日,也许是678正好是录取吧的谐音,很多考生也是比较喜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单位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由教育部统一调度,各省级招生考试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管理。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2015年起,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2019年,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6]。2021年2月19日,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2021年全国统考于6月7日举行。高考现行方案 通行方案“3 X”应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简称文综,分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简称理综,分为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目中选择一个作为考试科目。该方案是到2019年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高考方案。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具体考试时间:6月7日09:00—11:30语文15:00—17:00数学(文科数学或理科数学)6月8日09:00—11:30综合(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15:00—17:00外语“3 3”方案应用地区:上海、浙江、北京、山东、天津、海南等6省市改革时间:上海、浙江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北京、山东、天津、海南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第一个“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第二个“3”是指从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六门任意选择3门来学习。语文、数学、外语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补充的是上海市英语一年两考,取分。浙江省是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七门科目中选择3门来学习,选考科目成绩实行等级赋分。“3 1 2”方案应用地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改革时间: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选择1科作为必考,但两门只能选择一门,"2"是指再从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任意选择2门来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