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错误动作的纠正】一、 起跳常见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1.起跳前减速,甚至有停顿现象【产生原因】助跑节奏不稳定,起跳前降低重心太多,放脚时过分前伸,上体后仰产生较大制动。初学者由于技术不熟练,有怕杆心理也会造成在起跳前减速或停顿。【纠正方法】反复在杆前做助跑起跳练习,注意助跑后几步身体重心平稳,最后一步起跳时放脚要快。可用皮筋代替横杆克服害怕心理。2.起跳时身体过早倒向横杆【产生原因】由于助跑最后1~2步不能适度保持身体内倾,过早地向横杆方向转体,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腾空动作上,过早做过杆成桥的姿势。【纠正方法】加强杆前弧线助跑练习或跳上海绵垫等练习,注意起跳前的身体内倾和起跳垂直向上的动作及摆腿摆臂的方向。3.起跳时摆动脚擦地【产生原因】摆腿时蹬伸用力不够,大小腿折叠不够,小腿过早踢出。【纠正方法】采用弧线连续上步快速而有力的蹬摆起跳,摆腿用力蹬地后立即上收、小腿折叠,以髋带腿向前上方摆出。4.放脚不正确【产生原因】助跑弧线小或在弧线上突然跑切线甚至最后1~2步跑成直线,造成起跳放脚时膝关节向外撇与横杆成平行。不仅影响起跳方向,也易使踝、膝关节损伤。【纠正方法】加大助跑弧线,防止弧线上跑切线(弧线跑五步)。注意放脚步的方向。5.摆腿起跳时臀部后坐【产生原因】迈步起跳时髋送不出去,摆腿时没有以髋带腿。由于髋关节灵活性差,送髋摆腿动作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纠正方法】迈步起跳时摆动腿积极地送髋,起跳脚着地时髋快速移上支撑点。加强髋关节灵活性练习。二、 弧线助跑中常见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1.最后两步倒体过早【产生原因】弧线跑的概念不清,助跑弧线太小,速度过缓,助跑距离太短。弧线上保持身体内倾至最后一步快速由内倾转成垂直掌握不好。【纠正方法】建立正确的弧线助跑概念,观摩优秀运动员技术录像及正确示范。注意弧线跑时身体倾斜角度应由小--大--零的合理变化。加大助跑弧线练习,反复做全程助跑练习等。2.助跑加速不匀,节奏紊乱,致使起足失败【产生原因】助跑步点不准确,缺乏节奏感,学生对横杆有恐惧感,注意力不集中。【纠正方法】调整助跑距离,找出最适宜的助跑步点,采用划线、设标记、听节拍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可用橡皮筋代替横杆克服恐惧心理。3.助跑速度过快,致使跳不起来【产生原因】可控速度掌握不好,腿部力量差,支撑能力不够。【纠正方法】控制跑的速度和节奏,加强腿部力量训练。三、过杆落地时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1.坐着过杆,做不出送髋动作【产生原因】腾空后害怕肩背着垫,不敢做两臂外展和头后仰的动作,起跳后摆动腿放不下来,髋送不出去。【纠正方法】可采用垫上送髋,倒体成桥,原地高台过杆和助跑过杆等练习。2.身体与横杆斜交叉过杆【产生原因】 起跳前倒体太早,影响了沿纵轴转体,摆动腿沿横杆摆的动作用力不够。【纠正方法】采用杆前助跑起跳,起跳时注意摆动腿的摆动方向和防止倒体过早的动作。3~5步助跑起跳摆动腿触高物并沿纵轴转体90~270度,摆动腿用力向内摆。3.大腿后侧和小腿擦落横杆【产生原因】起跳后挺髋仰头下潜和大小腿折叠上摆不够,过杆时收展不及时。【纠正方法】杆前做原地背越式过杆练习,注意体会空中挺髋动作和过杆时收腿的时机。4.头肩先着垫【产生原因】落地高度过高(垫子太低)。过早收大腿,喜欢后滚翻。【纠正方法】加高海绵垫,做原地背越式过杆练习,注意纠正落地位置不正确和落地时身体过于放松的错误。5.落地时双手先撑地【产生原因】害怕肩背着垫,腾空时失去身体平衡。【纠正方法】垫上后倒肩背着垫练习,在较高的起跳位置做有杆或无杆的原地背越式练习。背越式跳高一、助跑的技术要素(一)技术特点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线一般为“J”其优点是:1.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线曲,因此全程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2.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以避免停顿或减速。3.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步加大内倾。4.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二)助跑技术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线助跑段与弧线助跑段。1.直线助跑技术:近似于短路途中跑技术,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2.弧线助跑技术: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助跑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步最快。二、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一)助跑弧线的曲率不当:在学习弧线助跑中,经常会出现助跑弧线不正确的问题,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错误1:在助跑中,身体内倾不是逐渐加大,而是一开始进入弧线时,身体内倾最大,跑至最后两步时身体反而直立起来,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直线的不合理现象。错误2:在助跑中,身体内倾没有变化,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圆弧的不合理现象。错误3:在助跑中,身体内倾由大变小,表现在助跑上有绕弯的不合理现象。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学生未能掌握好弧线助跑的技术,形成正确的弧线并依靠本体感觉来控制身体内倾的变化。检查错误的方法:检查学生的助跑步点及路线是否正确,可以按照弧线助跑的技术要求,对每一步进行检查,通常每一步跑进方向的转折(一般称转折角)应逐渐加大。
纵跳摸高,自去年取消了对身高体重的限制,增加了纵跳摸高的测试,也变相相当于要求身高或较强的身体素质,有弹跳,考核标准:男2.65米,女2.30米,要想达标要么有身高,要么有弹跳。
纵跳摸高
测试方法:准备测试阶段,受测者双脚自然分开,呈站立姿势。接到指令后,受测者屈腿半蹲,双臂尽力后摆,然后向前上方快速摆臂,双腿同时发力,尽力垂直向上起跳,同时单手举起触摸固定的高度线或者自动摸高器的测试条,触摸到高度线或者测试条的视为合格。测试不超过三次。
注意事项:(1)起跳时,受测者双腿不能移动或有垫步动作;(2)受测者指甲不得超过指尖0.3厘米;(3)受测者徒手触摸,不得带手套等其他物品;(4)受测者统一采用赤脚(可穿袜子)起跳,起跳处铺垫不超过2厘米的硬质无弹性垫子。
普通学生:5分30秒。需要注意提前做热身运动,15岁的跑1500米需要6分左右。
1、400米合格标准
体育生:55秒;普通学生:1分07秒
2、1000米合格标准
体育生:3分45秒;普通学生:4分05秒
3、1500米合格标准
体育生:4分45秒;普通学生:5分30秒简介
田径1500米,是第29届奥运会田径比赛项目之一。1896年,希腊雅典奥林匹亚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田径是核心项目,其中包括100米、400米、800米、1500米、马拉松、110米栏、跳高、撑竿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和铁饼,共计12个男子田径项目。田径作为现代奥运会的头号重点项目,始终沿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方向走在最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