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名序号的查询步骤如下:
1、学校教务处:学校的教务处是处理学生档案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查到学生的很多信息。如果去学校的教务处,自然就可以知道学生的高考报名号了;
2、考试遗留:这个只适合部分在高中时参加过大型考试的同学们,特别是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一旦参加这个考试后,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等信息都将会被记录。只要再次登录这个查询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网站就可以了。不过一般这个网站的记录不过保存太久;
3、带好证件区教育局:带上学生的身份证和学生证,亲自去一趟高中所在的教育局。只要是说明来意,找到相关查询学生信息的部门,就能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了。这个就是需要学生亲自去跑教育局了;
4、官方指定网站查询:登录查询高考报名号的官方网站,在出现的网页中点击“在校生查询”,注意右边的的年份,如果不是那个年份之后的学生,就查询不到了。在新出现的页面中,点击左上角的“注册学信网账号”,这一步就很关键了,请使用常用邮箱注册,注意了,上面的那一行对邮箱有限制,注册之后要等待激活邮件。快的快很迅速,慢一点的话要等数个小时了。当收到激活邮件后,后面的就要如实按照要求填写了。
一、考生报名号是什么
考生报名号是考试组织机构按照一定规则为应试考生统一编排或指定的序号,是考生参加考试时所需的重要信息。在特定考试内,一位考生对应一个考生号,并与该考生的报考信息相匹配。
高考报名号是考生全国统一的14位报名号。它与准考证号是不同的,有时在某些高校网站查询录取信息时,要求输入14位报名号,不是高考时候的准考证号,高考准考证上方有一个考生号,就是那14个数字的。
考生号码为14位,比高考准考证号码多5位,其中加入了高考年份及所在地区号码,不影响填补学籍系统。
用户名填写常用邮箱,证件选择身份证,证件号码填写身份证号码,填写正确,则自动生成出生年月,所在地选择省、市。
二、如何查询考生高考报名号
第一步:打开学信网网站。
第二步:找到学籍学历模块,点击在校生学籍查询;
第三步:打开在校生学籍页面。
第四步:如果你有学信网的账号直接等登陆就行了。
第四步:如果你没有账号那就要先进行注册,点击进行注册。
用户名填写常用邮箱,证件选择身份证,证件号码填写身份证号码,填写正确,则自动生成出生年月,所在地选择省、市(州)。手机号码填写可以正常使用的号码(不欠费,可以接收到系统信息的),点击“获取验证码”待验证码发送手机后填写。注册完成。
第五步:返回登陆系统,输入“用户名、密码”,登陆点击学籍查询考生号即为高考准考证号码。退出系统。
注:考生号码为14位,比高考准考证号码多5位,其中加入了高考年份及所在地区号码,不影响填补学籍系统。
高考准考证号怎么查介绍如下:
1、首先打开计算机,使用计算机内的游览器搜索学信网,点击官网进入。2、进入学信网首页后,找到学籍查询选项,使用鼠标点击进入。3、点击后进入如下页面,再点击学生本人查询内的查询选项。4、点击后进入登录页面,在登录页面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再点击确定。5、点击确定后登录进入个人信息页面,页面内的考生号即为准考证号码。拓展资料:
(1)考生号,是考试组织机构按照一定规则为应试考生统一编排或指定的序号,是考生参加考试时所需的重要信息。在特定考试内,一位考生对应一个考生号,并与该考生的报考信息相匹配。
(2)普通高考代码为“1”,第10位是科类代码,文史类—1、外语类—2、艺术类(文)—3、理工类—5、艺术类(理)—7、体育类(理)—8,后面是考生顺序号(流水号)。
(3)考生号,全国统一是14位,其中前两位是年份代码,3~8位是考区代码,第9位是秋季高考代码。
(4)考生号不是准考证号。准考证上应有考生照片,考生号等重要信息。若考场与考生号不相吻合,则应立即通知监考人员等有关人员,否则可作废成绩。
高考注意事项:
1、掌握时间心不慌。
掌握考试时间,迟到15分钟不得进场,一般要提早20分钟,充分利用开考前的五分钟,认真倾听监考老师宣读有关规则和注意事项,以免事后惹麻烦。
接过考卷,先认真填写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座号等,只须检查一下有没有漏页、白页即可,无须把题目从头到底地详细看一遍,只须看清解题的要求,试卷页数,大致了解一下试题份量、难度等。
2、考好第一科。
进入考场,调整一下姿势,舒适地坐在位子上;摆好文具,戴眼镜的把眼镜摘下擦一擦,尽快进入角色;此时心中想着的只是考试的注意事项,不要再多虑考试的结果,成败、得失。
第一科的考试很重要,但开考前不宜过早地在教室外等待考试,可以在操场等场所有意识地放松。做到镇定、自如,不慌张。
如果出现心律轻快,手脚发抖等紧张现象,也属正常现象,可以适当进行调节,如深呼吸,同时告诫自己别紧张,不害怕。
3、先易后难不慌忙。
先易后难:按照题号顺序审题,会一道就做一道,一时不会做的就先跳过去(有疑问的、不会的在草稿纸上做记录),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自己很快进入答题状态。随着答题数的增加,心中越来越有数,信心不断增强,智力操作效率将越来越高,难题或许不会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