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名号是考生全国统一的14位报名号。它与准考证号是不同的,有时在某些高校网站查询录取信息时,要求输入14位报名号,不是高考时候的准考证号,高考准考证上方有一个考生号,就是那14个数字的。

考生号码为14位,比高考准考证号码多5位,其中加入了高考年份及所在地区号码,不影响填补学籍系统。

用户名填写常用邮箱,证件选择身份证,证件号码填写身份证号码,填写正确,则自动生成出生年月,所在地选择省、市。高考考生号怎么查:

1、去考生所在学校的教务处,那里有你的档案记录,请老师一查便知。

2、去高中所在地的教育局,因为全市的档案,教育局都有,与工作人员说明准考证丢失情况,他们会帮助你的。

3、若你在高中的时候就参加了高中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话,那查询就更方便了,直接查找你高中所在地计算机考试网页(成绩能保留3年),输入姓名,可能会出现你名字一样的人,但是那是全省的相同名字的都在,你应该能找到自己的那一栏,那里也有你的高考准考证号。

4、网上查询百度搜索:学信网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或者进入教育考试局高考高招网上查询系统。扩展资料高考网上报考的报名号是考生全国统一的14位报名号。它与准考证号是不同的,有时在某些高校网站查询录取信息时,要求输入14位报名号,其构成是:

第1、2位为年度代码:如2015年填写“15“;

第3、4位为省市代码:陕西省代码为“61”;

第5、6、7、8位为县、市、区代码;

第9位为考试类别代码:普通高考代码为“1”;

第10位为科类代码:文史类—1、外语类—2、艺术类(文)—3、理工类—5、艺术类(理)—7、体育类(理)—8。

第11、12、13、14位为考生顺序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考报名序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考生号

高考考生号14位分别:

1、第1、2位为年度代码。如2017年填写“17”。

2、第3、4位为省市代码。如安徽省代码为“34”。

3、第5、6、7、8位为县、市、区代码。如合肥市“01”巢湖市“81”。

4、第9位为考试类别代码。如普通高考代码为“1”。

5、第10位为科类代码。如文史类—1、外语类—2、艺术类(文)—3、理工类—5、艺术类(理)—7、体育类(理)—8、少年班—9。

6、第11、12、13、14位为考生顺序号。查询高考考号的方法:

1、百度搜索“学信网”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2、在学信网下方有学籍学历模块,点击在校生查询。

3、点击注册,用户名填写常用邮箱证件选择身份证证件号码填写身份证号码,填写正确则自动生成出生年月,所在地选择省、市(州)。手机号码填写可以正常使用的号码(不欠费,可以接收到系统信息的),点击获取验证码待验证码发送手机后填写。注册完成。

4、返回登陆系统输入用户名密码登陆点击学籍查询考生号即为高考准考证号码。退出系统。

注:考生号码为14位比高考准考证号码多5位其中加入了高考年份及所在地区号码,不影响填补学籍系统。

高考报名序号与高考考生号不是同一个号,准考证上面的考生号是14位数,报名序号是12位数。

考生号全国统一是14位,其中前两位是年份代码,3~8位是考区代码,第9位是秋季高考代码。考生号,是考试组织机构按照一定规则为应试考生统一编排或指定的序号,是考生参加考试时所需的重要信息。准考证是主考部门发给符合条件的考生的允许考试凭证,准考证一般印有考生姓名,照片,考生号,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等。如:高考准考证,会考准考证,公务员准考证等。考生可持此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参加规定考试。准考证同时也作为考试报名费的收据。考试说明

1、凭本准考证和身份证(军人身份证)参加考试,缺一不可。

2、笔试时,开考前20分钟凭两证进入考场,对号入座。考试中须将两证放在课桌右上角上接受检查。上机考试时,应交验两证。

3、进入考场,只能带铅笔、橡皮、钢笔、圆珠笔等必备工具,不得携带书籍、资料、磁盘,以及寻呼机、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和计算器、手提电脑、PDA等辅助工具和其他物品。

4、迟到15分钟不得进入考场,笔试开考30分钟内不得离开考场。

5、开考信号发出后,才能开始答题。考试终了信号发出后,应立即停止答题。笔试时,待监考员将答题卡和试卷收齐后才能依次退场。上机考试时,按要求处理好机器后才能退场。

6、如试卷有字迹不清,卷面缺损,磁盘损坏, 可举手提问。有关试题内容等问题不得提问。

7、考试中不得以任何方式作弊或帮助他人作弊,违者将按规定给以处罚。

8、在答题卡上答题,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填空题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

9、保持考场安静,不得吸烟,不得喧哗。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考生号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准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