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作文占60分的分值,每年高考阅卷时,面对海量的作文考卷,老师们是无法做到每一篇作文都仔细看的,根据考生数量和阅卷时间来推断,平均每篇作文的阅卷时间大约只有40秒左右,最多不会超过一分钟。
关键看以下几个方面:
1.看篇幅
一份作文拿到手,作为阅卷老师会先看一下文章字数,篇幅以超过规定字数100字为宜,一般就是要写到答题卡上“800字”标记下面四至八行。如果字数不达标,那么毫无疑问,你的作文分数不会高。
2.看标题
标题能一眼看出与主题的关联,如果是自拟标题,那么拟题的第一原则是切合主题,如果在切题的基础上,你的文章标题起得新颖别致,那么现在你的作文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类文。3.看首尾是否点题
大家常说高考作文的开头很重要,的确,一般老师会先在开头第一段里找你有没有点题,如果开头写了半天,没有点题,那么很可能你就掉到二类文了,但是老师不会认为你跑题了,还会接着看。开头看完,老师会把目光快速定位到结尾,如果开头和结尾都不错,那么你的作文至少在二类文里了,所以文章首段和尾段最好都点题,能让阅卷老师快速看出你文章的主题。
4.看分段
看完开头和结尾后,这时老师会看你整篇文章分段情况,如果你分段清晰,那你又为自己增加了一些分数。如果你没有分段,老师的印象就会是:条理不太清晰,文章结构安排有问题。文章最好分成五至六段,首段和末段可短些,两三行即可,中间每段可长些,七八行较好。
当然也不能绝对化,在行文过程中,根据需要在中间两个大段之间插入一两句过渡语并单独成段,有时也会给人灵活和流畅的感觉。
5.看正文
一般判卷到老师就已经判断出你的文章在哪一等,心里的预判分数也就出来了,再下来就是看你的正文内容了,至于具体给分多少,就看你的正文内容能否投老师所这是有主观因素的,但基本上差别不会太大。
写作时,只要把握好以上几个评分关键点,分数一般不会太低,当然细节之处也很重要,不注意的话就会被扣分。
高考语文的考试时间是150分钟,语文试卷总分也是150分。
一、高考语文时间各个题型时间分配:总体原则:总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种,平均每分钟得1分。默写题、选择题稍快一些,要给作文留足60分钟的时间。
1、现代文阅读,3个选择题,共9分,大约需要10分钟。
2、文言文,3个选择题,2个翻译题,共19分,大约需要15—20分钟。
3、诗歌阅读题,2个小题,大约需要10分钟。
4、默写题,6个空,共6分,控制在2分钟左右。
5、大阅读题,4个小题,大约需要25分钟。
6、语言文字运用,大约需要15分钟。7、作文,共60分,最少需要60分钟,这是底线。即使时间不够,最好也有一个提纲,再动笔。
高中生掌握一些考试技巧,能够轻松应对所有的考试。我家的孩子在高途高中,培养了良好的考试心态,训练了合理的考试节奏,能够针对不同难度的考试,采用不同的考试关注点,有利于考试真实水平的发挥!
二、高考语文答题注意事项:1、做选择题时力避两种倾向:一是一味抢时间、求速度,这样势必导致审题不严,思考不周密,从而出现不应有的失误;二是速度过慢,太过谨慎小心,甚至反复徘徊不敢选。
2、文言文需要15-20分钟时间,选择题一定注意排除法,加大语境意识。翻译题要注重直译,逐字逐句落实。3、在做诗歌鉴赏题时,注意根据老师平时的指导先读懂诗歌大意。然后读题、做题。时间大约6分钟。第四大题,名句填空最多4分钟。把这两题控制在10分钟之内。
4、第五、六主观题应力争在50分钟内完成,即开考后一个半小时内要完成作文以外的所有试题。
5、作文时间要确保55分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立意,并列好提纲,然后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形成文字。要力避扣分点︰缺题扣2分,字数每少50字扣1分,错别字或卷面脏乱扣分,不完篇扣分等。
6、答主观题时一定要有强烈的规范意识:一是书写规范,文面整洁。答题卡上不允许书写潦草,乱涂乱划。
二是对号入座,按题号在规定的矩形框内作答。绝对不能张冠李戴甚至私自改动题号,这样会导致答案扫描无效,判分为零。
三是要点分明,表述规范。一定要根据分值设定要点,先写出观点,再进行阐释,关键词鲜明、层次明朗。
关于高考语文时间如何分配,相信大家已经有答案了。孩子的学习就跟我们的工作一样,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指导,且宜早不宜晚。提早进行高中学习规划,对孩子学习的思维提升、思路转变,非常有意义。
综观和高考阅卷有关的信息、报道,我们已不能再回避问题,含糊其辞了:近20年来,不少省市高考作文改卷都很快,确实存在“秒杀”现象。1998年,我上高一,学校邀请汪国真和一位省高考阅卷负责人给同学们作报告。我只记得汪国真讲了文学创作应该有新意,流传千古的作品大多是通俗易懂的,等等。高考阅卷负责人讲了很多阅卷规则,其中提到作文判分很快,他说除去老师翻试卷(当时未实行电脑阅卷)、签名字、誊写分数的时间,老师看一篇作文的平均时间大概在9~19秒。一目十行是毫不夸张的说法。2010年,我第一次参与河南高考试卷阅卷工作。当时已经实行了电脑阅卷,作文被扫描成图片,老师可以随意放大、缩小图片(字体)。休息时间,一位教授在走廊里得意地说:“我的一个研究生,9秒钟判一篇作文,打分准得很,又快又好。”我也曾花好几分钟看一篇作文再判分,也有看了十几秒就判分的。平均下来,当年我改一篇作文大概用时40秒。当年,河南一位老师评作文出现重大失误被点名批评并被辞退:一名考生作文前两段是自己写的,后面都是抄的现代文阅读,他却打了40多分。幸运的是,后来,不允许研究生改作文了,只允许他们改填空、简答、多选题。当我再去改高考作文的时候,我确实放慢了阅卷速度,不再当“刽子手”,但平均下来,大概仍在45~50秒。据媒体报道,2014年,浙江某地阅卷老师向记者反映,一位老师阅卷7天,56个小时要完成1.2万份的阅卷量。平均每个小时要阅卷大约214份,平均每分钟阅卷3.5份,平均每份用时17秒。有的老师用了5天就完成工作量,也就是每份试卷用时12秒。这是理想数字,除去休息、上厕所等时间,平均用时9秒。有的老师用不了9秒,甚至4~5秒便给出了分数。“秒杀”有哪些危害呢?除了影响语文教学和学生人格培养外,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分数和命运了。2014年河北省多数考生作文得分集中在36~45分之间,占到73.06%。2014年河南高考作文平均得分44.73分。平均下来,各地大部分考生作文分数大约集中在40~49分。这种分数分布规律是否和作文被“秒杀”有关呢?欧阳国胜老师10年前就指出:“12年的学校语文教育,9年的作文训练,到头来好几百万人就在那10分之内撞大运,花上近1小时写出800多字去比拼质量比拼分数,在实质上的10分内进行瞬间的运气比较。”遗憾的是,如今的情况仍和10年前有些类似。一篇800~1000字的作文,无论看多少“秒”后判分都不合理,而是应该看多少“分钟”后判分才合理。我没有做过大量的精确测验,每个人的经验也不一样,作文内容又千差万别。但根据个人经验,800字的作文,平心静气地看一遍,至少得两分钟左右吧。据报道,上海实行高考作文限时阅卷制,一篇作文需要2~3分钟评判。对于已经被“秒杀”过的高考作文,再道歉已经无济于事。但是我们是否可以从今年开始,不再“草菅人命”呢?我盼望着:各省能尽快推行高考作文限时判分制,这是根治“秒杀”的关键措施。我呼吁:高考阅卷组小组长,请不要再催促、指责那些改得慢的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