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考场前要怎么调节心理
在进入考试场之前,最好不要和同学有过多的接触,以免其中有人把紧张的情绪传染给你,在考试考试前半个小时左右可以听听音乐,放松一下。2、考试之前要自信
1、提早15分钟进入考场,看一看教室四周,熟悉一下陌生的环境。
2、坐在座位上,尽快进入角色;不再考虑成败、得失。
3、调整一下迎战姿态,文具摆好,眼镜摘下擦一擦。
4、把这些动作权当考前稳定情绪的“心灵体操”。
高考考场规则
1.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考试工作地点的秩序,不得危害他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凭健康码“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个人健康卡、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考试用条形码和规定时间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应主动接受监考员按规定进行的身份验证、身体健康检测和对随身物品等进行的必要检查。
3.2B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无封套橡皮等必需的考试用品,以及消毒纸巾等防疫用品可带入考场,其他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
高考开考迟到15分钟时间禁止进入考场。
每科开考前30分钟进入考场,开考前监考员开始使用金属探测仪检查考生,组织考生有秩序进入考场。考生要按规定时间和准考证上各科目的考试考场、座位号参加考试。迟到(开考后)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点。
开考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开始答题。迟到(开考后)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点参加当语、数、文理综合科目考试(外语科14:45以后禁止迟到考生入场)。开考信号发出的标准时间(开考时间),以此为标准作为高考生进入考场的最晚不超过时间的标准线。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高考的意义:
1、通过高考可以考上理想大学和喜欢的专业,为今后找工作就业奠定坚实基础,这是高考最大的意义。通过高考这一过程,能够获得未来找工作就业的基本能力。如果不参加高考,不读大学,很有可能今后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
2、通过高考能够检验自己以往的学习成效,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这也是高考的直接意义所在。通过高考的检验,也是今后学习的基本前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各大高校他们所开设的专业已经十分细,社会分工也非常细。
3、高考是包括绝大多数人在内,通向成功彼岸的唯一途径,也是穷苦人家走上辉煌腾达道路的唯一道路,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的意义就在于决定了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
高考开考15分钟后不能进入考场。
迟到15分钟后不允许进入考场,不光是因为担心由于迟到考生的进场扰乱其余考生,更重要的,是担心考卷泄密! 以现在的科技手段,在极为隐秘的拍摄下,很可能高考卷子一发,卷面内容就会泄露出去,考场外十来分钟,就能做出一套标准的答案来。此时,再让迟到15分钟后的考生进入考场,显然不合适。
有的考生本身心理素质极差,状态很难调整。如果刚静下心来开始答卷,此时突然有人闯进来,干扰到考场的氛围,这种高考生的心态就会乱,思维也会受到干扰,很难再认真答题了,这种影响相当致命,甚至影响到一个高考同学的命运。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