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差是指考生的考分或预估分与考生所在省市的批次控制分数线的差值,即考生分数比批次控制分数线高多少分。
在某个省市某批次的录取分数线与该省市的批次控制分数线的差值,即高校录取分比批次控制分数线高多少分;线差的作用主要用于对招生院校的录取分数进行分析和比较,尤其是对不同年度的录取分数进行分析和比较,因为很多院校在不同年度的录取分经常会发生很大变化,但其录取线差一般波动不会太大。
计算方法
某年录取线差=当年平均录取分数-当年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下面以某重点大学在北京招生情况为例,计算录取线差如下:
例:某重点大学(理工类)在北京2003——2008年录取情况简单线差法分析示例:平均录取线差=(62 70 69 69 64 58)/6=65;
很显然,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报考此大学平均需要65分的线差,最高的年份需要70分的线差。为保险起见,2009年报考该校还必须根据录取分数区间大小、录取人数在各分数段分布情况留出足够的保险空间,建议考生至少要留10分以上的余地。
高考分数线差值是什么意思 分数线差值是指本人高考成绩与高考批次分数线的差值。计算公式即为:考生分数-批次控制分数线=线差。一些学校每年录取的线差(一本线差和二本线差)有一定的规律——几乎不变。报考时合理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迅速锁定理想院校。 http://Www.CreDitSaiLing.Com 分数线差值的重要性 因为每年高考试卷难度不一样,导致每年的一本分数线、二本分数线、三本分数线都不一样,在各批次录取人数一定的情况下,各大学录取分数就不一样了,但是基本上来说,只要不是爆冷或爆热的学校,各大学录取线差基本是变化不大的,至少近几年变化不大,就可以根据录取线差估算各大学录取平均分。 录取线差应该怎么用 第一步:计算考生分数线差。根据考生高考分数(或估分)及当年各批次控制分数线(或估测的各批次控制分数线)计算考生分数线差。假设辽宁考生A,高考分数590分,若辽宁2009年度一本理工类控制分数线为550分,则该考生相对于一本控制线的分数线差是40分。 但对于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考生来说,还要充分考虑到考生最好的可能和最差的可能,即在计算出考生的基本分数线差的基础上,也要计算出考生的最高分数线差和最低分数线差,以便制定科学的填报策略和方案,确保万无一失。如某考生平均具有40分线差,最好时可能具有60分线差,最差时可能仅具有20分线差。这一点,对于成绩不太稳定的考生尤为重要。 第二步:确定可选院校范围。根据考生的分数线差确定可选院校的大致范围。假若按线差40分给考生 A选择一本A段院校,则应根据线差40分,与一本A段理工类《排序表》第\列的\参考报考线差\进行比较。凡该列\参考报考线差\指标等于或小于400分的院校都可列入可选院校范围之内。当然稍高于40分的部分院校也可列入其内,只不过是在一般情况下,序号越靠前的院校风险越大,录取概率越小;反之,风险越小,录取概率越大。 ;
高考线差是指某一高校当年的录取分数线与该高校所在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平均分是指所有被录取考生的平均分数。平均分,是考生当年进入高校所平均水平的体现。比较几年的平均分,如果考生都能够处于这个位置,那该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在不发生特别意外的情况下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使用好平均分就能很好避免“大小年”的影响。我们在使用分数线时,应将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结合使用,并特别重视平均分的意义。平均分的算法: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相对于平均分,录取线差更具参考价值,而且是高考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依据,所谓录取线差是该院校当年平均录取分数与其在所在招生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中国教育在线建议考生用“录取线差”来分析。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试卷难度有别,造成各个院校各年度的录取分数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通过大量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对多数院校来说,尽管录取分数波动较大,但其录取线差一般波动不会太大。所以应该逐年计算目标院校往年的录取线差:某年录取线差=当年平均录取分数-当年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下面以某重点大学在北京招生情况为例,计算录取线差如下:
例:某重点大学(理工类)在北京2003——2008年录取情况简单线差法分析示例:
平均录取线差=(62 70 69 69 64 58)/6=65很显然,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报考此大学平均需要65分的线差,最高的年份需要70分的线差。为保险起见,2009年报考该校还必须根据录取分数区间大小、录取人数在各分数段分布情况留出足够的保险空间,建议考生至少要留10分以上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