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考是高考改革中引入的一项设置。

在过去,高中学生必须学习一定的课程,并在统一的高考中参加全部科目的考试,而现在随着高考改革不断深化,选考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调整措施,使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要参加的科目以及其难度程度。具体地说:

选考是让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高三时可以选择部分科目进行考试,从而相应减少所需要参加的考试科目和次数。这些被称为“选考科目”,按照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未来发展方向,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2-3门科目进行考试,用于计算高考总成绩。

选考科目包括: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科目,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为必考科目,而其他为选修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报考院校等因素来选择要参加的科目。通过选考制度的改革,高中生不仅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利,而且还能够更好地匹配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规划,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选考制度的出现,为高中生的学习和考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通过选修科目的设置,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较为擅长或者感兴趣的科目进行考试,以此提高成绩和自身兴趣。也能够减轻学生的压力,降低紧张情绪和焦虑感。

选考制度的实行还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权。学生选取的选修科目需要与学校所提供的课程相匹配,这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报考院校的要求等因素,来开设具有吸引力的选修课程。而教师也需要在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将知识传授得更加深入和精准,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选考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地区和学校因条件不足难以提供均衡的选修科目,部分学生难以适应选考制度带来的变化等等。我们还需要对选考制度进行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高中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一、选考是什么意思 选考指高考中除语数外3门以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7门课,考生选择其中的3门课,列为自己的高考科目。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2次中最高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二、选考与学考有什么区别? 浙江省高考改革后,艺考生文化课,学考与选考是同一次考试。 除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科,同一科目提供学考和选考两种试卷。 学考满分70分考必考题,考试时间在1h这是第一种试卷。选考满分100分,选考在"必考题"70分的基础上,加了30分的"加试题",考试时间在1.5小时这是二种试卷。 选考科目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依据,3门科目各有2次考试机会,取最高成绩作为高考成绩,成绩2年内有效。 三、2020浙江省学考选考时间安排 1月6日至8日,2020年浙江省首场“高考”将拉开序幕,全省共有52.6万人参加。这是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深化完善意见实施后的首次学考和选考分卷考试,共有196万科次。 本次学考和选考共设10个科目,历时3天。学考各科目考试时长60分钟(语文、数学各80分钟),选考时长90分钟,外语时长120分钟。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

高考学考科目中选定高考选考科目的首次考试。包括学考和选考。

学考,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考试中获得的高中学考等级,是高中毕业的依据之一。选考,即学生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选定3门高考选考科目的考试,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7选3”。这次考试是高中学考和高考选考相结合的考试 ,简称为“学考选考”。

同科目的学考和选考同时在不同考场安排考试,学考考1小时,选考考1个半小时。对选考科目的考生来说,他既通过70分必考题的考试获得高中学考等级,作为高中毕业的依据之一,同时通过100分的考试获得高考选考科目等级和赋分。扩展资料

选考科目考生每科最多有2次考试机会,如果确定放弃第二次考试机会,可以调整物理的学习时间。但物理既然作为选考科目,一定是考生感兴趣的科目,也是将来目标大学及专业招生录取时有要求的科目,不大可能完全“弃之不顾。

2015年入学的高中生,可以参加2016年4月的学考。但是选考成绩有2年有效期,如果参加高考选考科目考试,那么到2018年6月参加统一高考时,已经过了2年的有效期了,这一次成绩就作废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浙江新高考首考:为啥选考的考生这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