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绵阳高考(一类模式高考除外)于6月7日、8日统一组织进行。各科目考试时间(北京时间)安排如下:

文史类考生考语文、数学(文)、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内容);理工类考生考语文、数学(理)、外语、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内容)。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考试)满分均为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满分均为300分;总分750分。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除笔试外,还应参加外语口试。外语口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外语口试工作安排在6月9日、6月10日,由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组织进行。参加外语口试的考生应按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的规定报名。注意事项:

答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看清题目的内容,抓住题中的关键词,了解答题的要求。在答题过程中,除了正确运用公式、定理外,还要善于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到解题依据。一般而言,像中考、高考这样规范程度极高的考试,卷面往往没有多余的信息,材料的副标题、试题后面的注解,都是帮助你答题的有效信息,切切不可忽视。

遇到有字数限制的题目,要先筛选答题要点,再组织推敲语言。提笔书写前,还要审视一下卷面答题的部位,估计将题目解答完大致需要多少空间,统筹安排解题过程的布局,这样既可避免出现在所给位置写不下的情况,又可以使解题过程清晰,卷面整洁、美观。

2023年四川绵阳高考时间为6月7日、6月8日进行。

6月7日语文9:00-11:30;数学15:00-17:00。6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11:30;外语15:00-17:00。文史类考生考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内容);理工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内容)。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满分均为300分;总分750分。外语由考生任选一个语种参加考试。高考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于1952年得以首次推行,旨在创造公平的高等教育选拔机制、有效调动全社会支持教育的向心力,以切实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与公平性。高考不仅是一个考试,更是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实践和对人才选拔的探索,还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社会仪式之一。一场关于未来和希望的竞技场,高考也意味着个人与国家及社会的协作与联系。高考的重要性

1、实现个人价值:高考是学生通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高考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升学、报考高职高专、获得奖学金等多种机会和可能。通过高考获得高品质高等教育,不仅为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梦想实现提供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

2、教育公平:高考作为一个全国范围内的考试,旨在创造公平的高等教育选拔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高考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维持了社会的公正,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人才,防止了人才在培养和选拔过程中的浪费。

3、教育改革:高考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制度之一,通过持续的改革,高考不断地推进着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4、社会关注:高考作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能够引起政府、教育部门及普通民众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将会推动教育公平化、素质教育的持续发展,并促进整个教育领域。

绵阳高考时间安排在6月7日全天和6月8日下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2015年,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林匹克竞赛等6项加分项目。2016年,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2017年4月7日教育部、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2022年,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2022年全国统考于6月7日举行。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制度,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