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七天还能翻盘。

1、原因

最后7天逆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准备了很久之后,平时成绩都没有什么很大的起色,最后高考突然就超常发挥,取得了一个非常好成绩。

所以最后7天逆袭成功的原因,归功于之前的一步一步而来的努力。而不是一点基础都没有,平时也没很卖力学,想要抓住最后一次机会,通过最后7天的疯狂学,去实现逆袭。

2、怎么做

第一、把做过的错题拿出来剖析,一定要彻底的弄明白,特别是选择知识点涵盖比较全面的题。在复习某一科的时候,就专注地复习这一门,花几个小时整理这一两天要剖析的题,整理好后就全身心投入其中。偏难搞怪的题不要研究,更多是去复习基础 中等难度的题,因为高考大部分题目都是基础题 中等难度的题。而且复习这样的题目不至于打击自己的信心,让自己烦躁。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一定要把近五年的高考题多做几遍,确保一看到这道题就知道考的是什么知识点。

第二、语文没有必要花费太多时间去复习,除了早上读一读记忆性的知识点,因为语文注重的是长期的一个积累,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就学得多好。语文高考最近几年的选择题可以多做几遍,或者说复习几遍。

第三、心态放好,我们可以紧张,但是依然要学习;我们可以为马上就要解放而开心,但是不要让情绪影响复习,毕竟也不差这几天的时间去放松,考前的最后几天其实还是很关键的。

第四、对于需要大量背诵的科目,整理近几年的考题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花一两天的时间背诵。选择题一定要不断地去看历年高考的题,考到的知识点,结合书上的重点复习。高考注意事项:第一,不要穿深色或色彩鲜艳的衣服。更轻松舒适。

深色的衣服容易引起抑郁,鲜艳的衣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穿灰色、白色、浅蓝色等日常颜色。尽量做以棉质为主的衣服,轻松舒适就可以了。

第二,尽量少戴金属首饰。

进入考场前,老师会用金属探测仪检查考生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女生要特别注意。高考当天尽量穿棉质内衣,避免进入考场时的尴尬。第三,要提前规划好考试路线,避免堵车。

高考考生多,容易堵车。考前选择两条去考场的路线,计算好要用多长时间,避免迟到。

第四,用透明水杯取水。

一次考试150分钟,两个半小时答题。考生不可避免的需要喝水。高考不允许带饮料。如果带水,应该用透明水杯,或者买透明瓶的饮料。

高考前的放假时间最好先制定好作息时间计划,把每天要复习的东西、想做的放松活动、休息和睡眠的时间合理安排好,然后按计划行事,可以使生理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增强。制定作息时间计划要注意:1、对复习时间的安排最好按照高考上、下午的开始结束时间来安排,这样有助于进入高考状态,有助于充分发挥已掌握的知识2、考前每天以高考的心态做一下模拟考卷,到高考做卷时就更容易以平空心态应付。3、心理学研究证明,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由于不受前摄抑制、后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效果最好。建议你在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复习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内容。4、玩电脑、上网就尽量不要做了,那样容易上瘾,容易在大脑形成优势兴奋灶,抑制已掌握知识的发挥。5、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来放松一下,有利于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以稳定的、饱满的情绪迎战高考。6、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进餐,不要加强营养去吃大鱼大肉。那样暴饮暴食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情绪安定,不利于考试。7、从现在开始就不要再做‘夜猫子’了,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晚间睡眠调整到十点或十一点。考前的晚上不可提前上床,不然很容易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使心绪烦躁不安,影响考试。8、别去想考试后的事,不与人争论问题,心平气和地对待考前的一些事情。考前有些紧张担心在所难免,考前有些轻度焦虑有助于发掘你的智力潜力。把自己的轻度考试焦虑看得太重,这才是影响考试的负面心态。9、从现在开始不再做难题,不再做新的题目。强化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增强信心,每一个人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一样,高考的目标就不一样。只要达到了自己能力所及的目标就是高考成功。临考前这几天,每天挺胸抬头快步走,有助于增强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不要迷信。信心是高考成功的灵魂,只要你有良好的心态就能达到你力所能及的考试目标。

2025年高考还有1043天。每年高考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是每年6月7号开始,截止到2022年7月29日,到2022年结束共156天,2023年共365天,2024年共366天,2025年1月1日到2025年6月7日共157天,所以距离2025届高考倒计时:156 365 366 157=1043天。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高考: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含应届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高考报名流程

1、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在学籍所在地报考

报名点一般为所读的中学;往届毕业生和高中阶段户籍从外省迁入的应届生在户籍所在地报考,报名点一般为本人户所在的县(市、区)招生办公室。

2、网上预报名

网上预报名期间,考生通过考生号及初始密码登录普通高考报名系统。网上报名时,考生须认真阅读报考须知,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按系统指引,录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含报考信息、简历信息、家庭情况等),绑定个人手机,采集和上传相片,并交纳报考费。

3、到报名点办理报名确认

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持身份证、户口簿、学籍学历等证明材料到市县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办理确认报名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