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高考生有98万人。
高考是指高级中等教育普通高中毕业生的统一全国性高考试,是中国大陆高中阶段学生升入大学的重要考试。它是由教育部主管的全国性考试,旨在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深造。高考通常在每年的6月份进行,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以及选考科目等。高考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家庭和社会都有重大影响。它是选拔人才、推动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展示自己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机会。高考的结果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路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备战高考是学生们在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考的意义
1、学术选拔:高考是选拔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的重要途径。通过高考,学校可以评估学生的学术水平、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选拔出适合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
2、社会公平:高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的公平性。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竞争,不论其来自何种背景或学校,只要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学业成绩,就有机会进入心仪的大学。3、教育质量提升:高考的存在促使学校和教育机构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学校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会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和掌握知识。
4、学生自我发展:高考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备战高考需要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学习方法和应试能力,这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自律、坚持不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山东高考生大概有98万人。
具体人数:
2023年我省高考报名考生98万人,其中春季高考26万人,夏季高考72万人。参加夏季高考统一考试考生67万人,比2022年增加7万人。全省16市共设150个考区,375个考点,22458个考场。
考试科目:
在传统高考地区,高考考4门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和理科综合或文科综合;在实行新高考模式的地区,高考是考6门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或历史,以及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当中的两门科目。分值设置:
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首选科目成绩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再选科目成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高考的注意事项:
1、赴考行程
考前,考生需认真阅读、仔细核对考试时间、考点信息、考生须知等内容。特别是要牢记考试时间、考点位置、考场编号,同时结合考点考场位置、天气及交通等情况,合理安排交通工具,合理规划行程路线。
2、携带物品
赴考时要记得随身携带好《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等必要入场证件。还要注意检查是否带齐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自行打印《准考证》的考生,还应检查是否有《准考证》内容以外的字迹。3、答题规范
考生作答时要沉着冷静,规范书写,确保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同时按照要求在指定位置正确填涂信息、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草稿纸上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将是无效的,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要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以上数据出自搜狐网。
2020年山东高考生有53万人。2020年,夏季高考实行“3 3”模式,考试科目包括国家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等3科,以及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任选的3科。
志愿设置采取“专业(专业类) 学校”方式,1个“专业(专业类) 学校”为1个志愿,普通类填报志愿最多不超过96个,艺术和体育类填报志愿最多不超过60个。采用“专业(专业类) 学校”志愿填报方式,将增强考生录取专业与兴趣特长的匹配度,避免大量考生因被调剂录取造成不符合专业意愿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