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春季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如下:

《劝学》、《逍遥游》、《师说》、《赤壁赋》、《氓》、《归园田居 (其一) 》、《蜀道难》、《登高》、《魏琶行》、《锦瑟》、《念奴桥赤壁怀古》、《声声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沁园春长沙》。

春季高考语文的特点是“直接”与课内知识相关的部分较少。但很多同学往往把它理解成“很少考课内”,在复习中对于课内知识不够重视。但春季高考语文的考查方式是“课内知识的课外迁移”,即把课内学到的知识以“非课文”的形式考察出来。课内知识的归纳和落实也是复习的要点所在

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的复习中,同学们要注意将曾经松散学习的课内知识点纳入到春季高考考试试卷的体系之内,落实清楚每一个知识点在春季高考中的考察位置。课内文言文字词往往会在文言文阅读题中改头换面,用课外文章的例句来考课内知识;课内诗词鉴赏往往是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或者是熟悉流派中的陌生人。除了单纯的课内复习外,同学们也不能忘记必要的课外拓展。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能纳入“语文”这个学科的范畴的。在狭义的“学习”之余,大家也必须拨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课外书籍或文章的阅读。否则,单凭课内复习部分,是无法应付春季高考语文阅读延伸题和作文考察的要求的。

广东春季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如下: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哈克贝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短篇小说《竞选州长》。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是《逍遥游》。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人独立创作诗歌的开始,他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叫楚辞,又叫骚体诗。他用这种诗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另有代表作《九歌》《九章》《天问》。农历五月初五是他的纪念日。

我国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教育家是荀子,原名荀况,代表作是《劝学》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全书共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八种体例,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年间约两千多年的历史,既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因此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战国策》是西汉文学家刘向编订的国别体断代史。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出师表》《隆中对》的作者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三曹”是指东汉建安时期的父子诗人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曹丕的代表作有《燕歌行》,曹植的代表作有《七步诗》《白马篇》。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代表作散文有《桃花源记》,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是南朝宋代小说家刘义庆写作的《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初唐四杰”指王勃、杨迥、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

唐诗《回乡偶书》《登鹳雀楼》《凉州词》《春晓》《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分别是贺知章、王之涣、王之焕、孟浩然、王维。16.李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其中韩愈为首。

杜甫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山东春季高考语文必背内容如下:

必修8篇1.《劝学》荀子

2.《屈原列传》司马迁

3.《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4.《师说》韩愈

5.《阿房宫赋》杜牧

6.《六国论》苏洵

7.《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8.《赤壁赋》苏轼选修10篇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2.《报任安书》(司马迁)

3.《过秦论(上)》(贾谊)

4.《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后汉书》

5.《陈情表》(李密)

6.《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潜

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9.《石钟山记》(苏轼)

10.《登泰山记》(姚鼐)诗词曲40篇

1.静女《诗经》

2.无衣《诗经》

3.氓《诗经》

4.《离骚》(屈原)

5.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6.《短歌行》(曹操)

7.《归园田居(其一)》陶潜

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9.《山居秋暝》(王维)

10.《蜀道难》(李白)

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2.《越中览古》(李白)

13.《将进酒》(李白)

14.《蜀相》(杜甫)

15.《客至》(杜甫)

16.《登高》(杜甫)

17.《登岳阳楼》(杜甫)

18.《石头城》(刘禹锡)

19.《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20.《李凭箜篌引》(李贺)

21.《菩萨蛮》(温庭筠)

22.《锦瑟》(李商隐)

23.《浪淘沙》(李煜)

24.《虞美人》(李煜)

25.《雨霖铃》(柳永)

26.《桂枝香》(王安石)

27.《江城子》(苏轼)

28.《念奴娇》(苏轼)

29.《登快阁》(黄庭坚)

30.《鹊桥仙》(秦观)

31.《苏幕遮》(周邦彦)

32.《一剪梅》(李清照)

33.《声声慢》(李清照)

34.《书愤》(陆游)

35.《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36.《永遇乐》(辛弃疾)

37.《菩萨蛮》(辛弃疾)

38.《青玉案》(辛弃疾)

39.《扬州慢》(姜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