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成绩公布查询时间每年都在23日-27日左右。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分类招考。各地各校要深入总结高职扩招工作经验。

针对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和受教育状况,实行分列招生计划,分类考试评价,分别选拔录取。加大高职教育资源统筹,进一步扩大高职分类招考规模。高职扩招注意事项:

1、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是推进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推动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要。

2、高职扩招同时还能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特性,更大规模培养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较好解决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3、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能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4、对于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由各校根据学校基本培养要求,组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依据测试成绩录取。

5、弹性学制,由于高职扩招面向人群都是有自己家庭事业,属于四类人员,没有时间到校学习,因此学习形式还是会以弹性学习为主。可在家也可以在工作中利用空余时间学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职扩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高职扩招录取确认时间截止至27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高职扩招200万,如何接招落地

高考扩招,又称大学扩招、大学生扩招,是国家为了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随着大学扩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上到大学了。随着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我国的国民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国的大学生占比已经有3%,提高到了50%。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跟发达国家越来越接近了。

高考扩招也提高了企业的就业质量。在没有进行高考扩招的时候,本科生毕业是很稀缺的。而有一些企业是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招聘不到有技术的大学生。所以只能让一些高中甚至是初中毕业的人来干活。而从现在的招聘市场来看,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是很看学历的。有些专科生将简历递到招聘单位那里,人家都不会看。在当下,学历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标志。

然后随着高考扩招,我国的生产水平有了提高,人民收入也有了一个很大的跨越。由于扩招带来大学生人数增加,提高了我国的就业质量。从这一点来看,也带动了我国的生产力。在二三十年以前,1万元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在今天来看,可能有的毕业生的薪资就已经达到了1万元。但是不可否认,高考扩招也是有一些消极影响的。比如招生质量下滑,本科学历贬值。

高考扩招是指中国大陆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1、高考扩招的背景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人群,国企改制导致了国企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大规模接受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开始显现。

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高校招生规模和入学率都很低,高等教育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2、制定扩招计划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济学家汤敏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建议中央扩大招生数量。 这份建议被采纳之后,中央很快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

1999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增加了51.32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几年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 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3、高考扩招的影响

高考扩招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高考扩招提高了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撑。

高考扩招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育质量下降、基础设施不足、就业压力增大、毕业生待遇下降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等措施来解决。高职的教育水平、扩招目的以及扩招对象1、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在本科扩招之后,中国还进一步推进了高职扩招政策,以改善高校结构,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高职扩招的目的

高职扩招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缓解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创业。

3、高职扩招的对象

高职扩招的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及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这些群体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通过高职扩招,可以提高学历和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