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高考统一安排在6月7日-9日进行,大部分省市使用全国卷高考,6月7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6月8日上午考综合,下午考外语。语文与综合考试时长是2.5小时,数学与外语考试时长是2小时。使用全国卷的省份有河南、河北、湖南、湖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广东、山西、陕西、江西、新疆、云南、贵州等,全国25个省市都在使用全国卷高考,这些地区高考科目是一样的。北京、天津虽然是自主命题,但是高考考试时间及科目顺序与全国卷相同。

在自主命题的省份当中,海南高考语数外三科使用全国卷,而其他六科是自主命题。海南高考考三天,6月7日考语文和数学两科,6月8日上午9点开始考政治/物理,下午考外语,6月9日上午考历史/化学,下午考地理/生物,文理科是分开考的,小科考试时长是1.5小时。

江苏高考也要考三天,6月7-8日考语数外三科,6月9日上午考选测科目,文科生考指定的历史科目,理科生考指定的物理科目,9日下午所有学生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任选一科考,也作为选测科目考试。

浙江和上海是改革试点地区,上海6月7日-8日考语数外三科,6月9日8:00—11:40、1:00—4:40考外语听说测试。浙江6月7日考语文与数学两科,6月8日考外语,选考科目分别在4月与10月进行。

2023年高考分为传统高考地区和新高考地区具体高考时间为:

1.传统高考地区(除新高考地区以外的省份)高考时间为6月7日至8日,为期两天;(新疆、西藏、内蒙古9日考民族语文);

2.新高考3 1 2地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高考时间为6月7日至9日,为期三天;

3.新高考3 3地区(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高考时间为6月7日至10日,为期四天。2023年高考全国统考于6月7日-8日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

6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

6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2023高考前要注意事项

1.进场流程

由于高考的严肃性,一部分心理调节差的考生可能出现紧张情绪,考生在入场检查前需妥善处置通讯工具、金属类物品,尽量不要穿带有金属饰品的衣服,以免影响入场时间。

2.出发路线

高考生和家长应趁验考场的机会,找出从家到考场的最佳路线,尽量避开那些道路维修或平日车流量较大的路段。如果遇到突发状况,要立即向交警求助,相信是会帮到你的。3.高考位置

验考场时,考生可以知道自己在考场的具体座位,建议考生顺便检查一下桌椅的高度是否合适,上、下午考试时阳光是否会直射自己的座位,如有任何问题,可以向监考老师提出,请求帮忙解决。

传统高考:3 文综/理综高考时间为6月7-8日,共2天。新高考:3 1 2地区高考时间为6月7、8、9日,共3天;3 3地区高考时间为6月7、8、9、10日,共4天。高考注意事项:1、掌握时间心不慌

掌握考试时间,迟到15分钟不得进场,一般要提早20分钟,充分利用开考前的五分钟,认真倾听监考老师宣读有关规则和注意事项,以免事后惹麻烦。

接过考卷,先认真填写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座号等,只须检查一下有没有漏页、白页即可,无须把题目从头到底地详细看一遍,只须看清解题的要求,试卷页数,大致了解一下试题份量、难度等。

2、考好第一科

进入考场,调整一下姿势,舒适地坐在位子上;摆好文具,戴眼镜的把眼镜摘下擦一擦,尽快进入角色;此时心中想着的只是考试的注意事项,不要再多虑考试的结果,成败、得失。

第一科的考试很重要,但开考前不宜过早地在教室外等待考试,可以在操场等场所有意识地放松。做到镇定、自如,不慌张。如果出现心律轻快,手脚发抖等紧张现象,也属正常现象,可以适当进行调节,如深呼吸,同时告诫自己别紧张,不害怕。3、先易后难不慌忙

先易后难:按照题号顺序审题,会一道就做一道,一时不会做的就先跳过去(有疑问的、不会的在草稿纸上做记录),这样做的好处是:

(1)使自己很快进入答题状态。

(2)随着答题数的增加,心中越来越有数,信心不断增强,智力操作效率将越来越高,难题或许不会再难了。

4、舍车保帅亦淡然

舍车保帅,自我暗示,一套卷,低、中、高三种难度都有。会做的题力求全对,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对中档题要力拼,尽量多拿分,分分必得。对于自己一点都不会的高难度题,要敢于果断放弃,因为在这方面停留,没有任何价值和必要。

5、离开考场学会及时遗忘。

及时遗忘,考后立即离开试场,不要在考场外校对答案,不要“看别人脸上的天气预报”,因为太多不准。做到考完一门,忘掉一门,不回忆,不细想,不追究答案,不在已考的科目上浪费时间,集中精力对付下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