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允许复读。
新高考政策:
新高考并没有取消复读生政策,只是将复读生从应届生中区分开,将其作为社会考生参加考试。同时各省出台了针对于复读生的衔接政策,只要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报名2021年新高考。
复读生不需要从高二读起参加合格性考试,只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以及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3个科目的考试。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黑龙江省都已经明确出台了相应的新政策,2021年的高考复读生不允许入读公立高中。
河南省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将会限制复读生的志愿报考数量,2021年河南的高考生,如果是在复读的情况下,只允许填报两个志愿,不允许同应届毕业生具有同样的填报志愿资格。高考注意事项:
1、作息:
考前一周内应遵循平时学习习惯,切忌“开夜车”,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这直接关系到考生的临场发挥:睡眠充足,场上才能保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2、饮食:
平时吃什么,考前就吃什么。要吃经常吃的熟悉的食物,不要吃从来没吃过的东西,以防食物过敏。消化道过敏会造成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脑细胞主要能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所以应多吃主食。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可过度“开小灶”,不要太过油腻。
高热能的饮食会造成孩子的消化负担,甚至会产生恶心、厌食这些症状;还会产生嗜睡的感觉,精力不集中。油炸食品还会产生胃部的饱胀感,不消化。3、家长不可过分“优待”:
家长往往对孩子应考的期望过高,对孩子的“优待”也会随之升级,突出的作法便是陪读,甚至白天不上班。殊不知,如此过分“优侍”,对考生的负面效应往往大于正面效应,易增加“有负家长厚望”的心理压力。家长只须在生活、饮食方面给予适当调整就可以了。
新高考改革之后,是可以复读的,每个地区的具体政策是不一样的,都可以复读,但部分地区只能在私立学校复读。
因为如果你没有考好的话,政策比较支持考生复读,也是为了考生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前途。而且每个地方都有专门复读的学校,如果有复读需求的话,可以关注当地的学校招生。改革后高考生还可以复读,因为是没有限制的。注意:一些特殊的院校对年龄都是有些限制的。军事公安类,这个对年龄的要求比较高,军事的20岁以内,公安院校需要22岁以内,我们正常都是18岁高中毕业,孩子如果上学晚,在复读一年基本上就会超年龄。第二类医学类,医学类限制的也只有8年本硕连读的专业。
另一方面,根据各省的考试院透漏出的消息,高考往届生和应届生不会区别对待,不会进行身份划分,对复读生也不会有提升分数线的情况发生。而且对于少数民族的复读生,依然会有相应的加分。
新高考改革复读注意事项:
1、档案
无论你在哪里复读,机构、原来的学校、新学校、或者在家里,档案最好放在家里。如果机构、学校需要上交,可以上交保管,但最多在高考前夕,就会必须要送回学生手中。等被大学录取之后还是学生自己带到大学上交。
2、复读费用
高考分数线达重本以上,一般免费复读。高考分数线达到两本,一般一千到几千不等。看看家庭经济条件能否得到支持。假如承受不起,那就算了,不如去读专科。3、减少无用的社交
复读生承受着比应届生更多的压力,特别是以前的朋友、同学都考入了大学,开始轻松地享受生活,更容易给复读的你带来刺激,一不小心就跟着他们逃避压力去了,所以这些会影响学习任务的社交活动能免则免。
4、对自己的“奖惩设置”要合理
对自己适当地奖励、惩罚能够很好地刺激学习的动力,但是要注意把握好度,例如可以在成绩提高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奖励,或者为了提高做题效率时也设置一个奖励来刺激自己。
也可以设置一些惩罚,例如考试因为粗心失利时,可以罚自己当天多做一套题,来加深印象。但是注意惩罚不能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
可以复读。高中阶段其他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报名参加选择性考试的,与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同时进行。故新高考改革后往届生、社会考试可以选择复读参加高考。除极少数的军事等院校外,往届生、社会考生参加新高考录取时与应届生无区别。新高考按照等级确定分数。按照等级确定分数的意思是,考生的分数不再按照试卷的实际分数计算,而是按照排名计算。在新的制度下,考生如果选择复读,需要与更多有实力的学霸竞争,学霸越多,复读生所能排到的等级会相对较低,相应地高考成绩也会大大减少。新高考有合格性考试。高三学生如果想要复读,已经取得D级及以上等级成绩的,成绩可以保留,具体情况以各省市学考实施办法为准。英语考试方式的变更。新高考改革实行之后,英语包含笔试、听力两大部分。听力这部分需要在高二学年考试,一共考两次,分数最高的那次就是高考的听力成绩。复读生手握双重选择,作为新旧高考跨界者,也可以是一个制胜点。今年的复读生可以选择旧有的文理分科模式,已经比应届生多学习了一年,相对而言占有时间优势。其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重新调整选科,汰弱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