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前饮食
1. 考试前三天以高碳水化合物(高糖)饮食为主(可以多喝红糖水),增加身体糖原的储备,从而增加体能和抗疲劳能力。考前几天要早点睡,10点左右就睡觉,注意休息,别乱跑,不要吃一些辛辣的食物,以免肠道不适,腹泻。还要注意防止感冒。
2. 考试当天早上9点半之前的弄一两个面包或者馒头就可以了,别喝牛奶,牛奶会使人兴奋不起来;要是9点半之后的,还是多吃点,7成饱就差不多了,别太饱;下午考的中午就少吃点油腻的东西,大概7—8成饱;要是到下午4点到5点的,还是要吃饱,但别吃油腻。葡萄糖提前12个小时喝,喝完以后少喝水,少上厕所;红牛提前40分钟喝,也可以吃三片维生素C。也可以适当吃点巧克力,看个人喜好,巧克力提前1小时吃。考前要是要喝水的话稍微咪一点就好,别喝一肚子水。
二、考试前半小时准备活动
1. 热身跑:慢跑600-1000米,以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2. 徒手操:以活动关节为主,依次顺序: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
3. 韧带拉伸:弓箭步、侧压腿、站位体前屈、坐位体前屈。
4. 考试项目预热活动:各项目考试前的预习和练习动作,以70%-80%的能力去完成动作。如实心球、三级蛙跳、立定跳、排球、篮球等。
三、如何克服消极的心理
考试时出现适度的紧张是正常的并有利的,但过度的紧张就会使肌肉紧张变形,影响成绩的发挥。在体育考试中,每一个项目测试结束,同学们就会立刻知道自己的成绩,但有些同学在一项考试中没有很好的发挥自己应有的成绩,一个项目测试结束后还始终不能走出失败或发挥失常的阴影,产生消极心理会影响到下一项目考试的发挥。还有一些同学在考前过于担心考试后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这种心理也会对考试的发挥造成不利影响。如何克服这些消极的心理呢?
可采取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我最棒”“我能行” 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向。也可以运用集中注意力法,闭眼,深呼吸,象放电影一样想着要考试项目的动作要领来排除干扰,以良好的心态去参加每一项考试。使自己在体育中考时得以正常或更好地的发挥。
四、各大项目注意事项
1. 跳远类:参加跳远类测试的同学考前必须做好充分热身准备,热身是否充分直接影响测试成绩,充分的热身运动能消除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粘滞性,增加肌肉的爆发力和力量,帮助人体神经系统快速进入兴奋状态,促进考试成绩的稳定和发挥。测试开始前先试跳,切忌不要小跳,不要踩线,落地时重心不稳时应向前或向侧边考试区域外摔倒,切忌用手作着地支撑,跳完结束时应往正前方走出测试场地。
2. 实心球:在实心球考试前必须充分伸展各关节和肌肉,调整至最佳状态,测试前回想一下实心球的技术动作,考前应试投几下,考试时不要踩线,记住投掷完后,向后退出投掷区域。在投掷前注意前后脚脚掌不要离地,球出手后双脚可离地,注意别踩线和控制身体重心。
注意:在跳跃类和力量类考试时,每人必须带一块毛巾,用于擦拭测试场地的泥沙和实心球等考试使用器材表面的尘土,可增加摩擦力,促进考试成绩的稳定和提高,也可以缓解雨水天气对考试的影响。这点很重要。
3. 排球:参加排球测试的同学,考前要自垫几次。考时要站在3×3米的范围的中心点上,第一次考时要垫起任何球,不要怕踩线扣分就不敢救球。自己可以数个数,但要等裁判说停才可以停下来。如果裁判一直重复数数,说明你的高度不够,要立刻调整高度。考前事先安排同组的一个同伴用“往前”、“往后”、“往右”、“往左”等提示方位的提示语用平和的声音告之。
4. 篮球:篮球考试前应多做近距离的补篮练习和几次全程的行进间上篮的练习。考试中注意不要出现二次运球、带球跑、走步等犯规的运作。补篮时要充分利用可以采用任何方式补篮的有利规则,跑回最容易投进的地点,先瞄准再投篮。最后要运球快速通过圆弧或其延长线,不可还没到就接住球停下来。
5. 坐位体前屈:在考试前必须充分的热身并充分的伸展各关节和肌肉,使整个身体柔软。并可在同伴的帮助下充分的进行坐位体前屈练习。考试时可以先深吸一口气,再随着手指的前推慢慢的呼出腹中所有的气,抬头,使胸部尽量靠近腿部。
6. 跑步:在耐力类测试中采用站立式起跑,口令为:“各就位”、“跑”,在听到“各就位”时,必须做好起跑动作,听到“跑”后,沿着弯道圆弧切线方向跑。调节好呼吸节奏,前半跑程以口、鼻结合呼吸为主,后半跑程以口呼吸为主,跑步节奏掌握好,眼视前方,切忌抬头和低头跑姿,起跑后抢道尽量靠前,占据有利位置,咬牙跟紧。跑时要尽量靠近内沿,在弯道时跟随跑,要超到直道再超。在最后120米左右开始最后冲刺,跑过终点2米才可以停下来,以免没有冲过终点和影响后面同学的成绩。
最后这几天,同学们要根据自身状况进行轻微的体育锻炼,以练习技术动作为主,不宜过于疲劳,要避免受伤。
最后预祝同学们在中考体育中取得优异成绩。
热身运动是指在运动以前,用短时间低强度的动作,让待会儿运动时将要使用的肌肉群先行收缩活动一番,以增加局部和全身的温度以及血液循环,并且使体内的各种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及骨胳关节系统等----能逐渐适应即将面临的较激烈的运动,来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一定是低强度的要做哪些运动才可以达成热身的效果呢?我们大致可以把热身运动分为两类:第一类叫做全身性的热身运动,比如快步走、慢慢跑、轻松跳绳、踩固定脚踏车、或者我们在学校或军中所学到的各种健身操等等。这些全身性的热身运动,顾名思义,可以使全身大部分肌肉群都参与活动。第二类则称为特定部位的热身运动,这些是指针对某项运动的特殊需要,较有选择性地活动特定的肌肉群。比如打桌球前轻轻地进行几分钟的挥拍练习,并且逐渐增加挥拍的力量,就可以把挥拍所需的肌肉群活动开来。如果在运动前能够用五至六分钟的时间,进行全身性的热身,再视运动性质的需要,从事特定部位的热身,加上适当的拉筋体操,就能够有效地减少因为热身不足造成的各种运动伤害了。如果您从事的运动较激烈或较专业,就必须用更长的时间来热身及拉筋,反之,闲暇之余进行一些比较不需要特殊技巧的运动时,对热身运动的需求也就不必太严格,甚至可以不必进行特殊部位的热身运动:比如慢跑之前要热身的话,可以利用五分钟做一套国民健身操,也可以先用一半的速度先缓慢跑个五分钟,这样也就可以达到热身的效果了。 除了正确的热身及伸展运动以外,还有许多做法有助于预防肌肉拉伤等运动伤害。如穿戴适当的运动衣物或器材,避免突然将运动强度过度地增加等等。若运动中开始觉得肌肉有轻微疼痛不适、甚至抽筋现象时,最好不要逞强继续拼斗,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一旦不幸在运动当中突然发生肌肉剧痛的现象时,紧急处理的原则包括:不要再勉强使用受伤疼痛的肌肉,局部给予冰敷,用弹性绷带包扎压迫疼痛肿胀的部位(包扎的原则),并尽可能抬高受伤的肢体。遵循这些处理原则,一般而言可以将出血肿胀的情形减至最低;如果肿胀或疼痛较为严重,甚至影响正常的行走或日常活动,最好能请医师帮忙诊治。医师除了可以利用传统的X光检查了解骨胳关节是否受损以外,更可以利用先进的软组织超音波检查来察看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是否有发炎、裂伤、出血、积液等病变,来帮助找出受伤害的部位、程度,以便决定最适当的治疗及复健的方法。
5热身真的很重要!它让我们的生、心理在进入战备状态之前,身体的温度慢
慢的提升到可做剧烈运动的时机,不但降低受伤的发生率,心理也会有种全身畅快踏实感,更能将你的潜能发挥到淋漓尽致喔!
体育考试之前需要热身运动;
热身是通过轻松的活动来使身体准备好,热身中的“热”部分来自于血液循环的加快,当开始训练时,肌肉很快地就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排出增加的代谢废物,这些都要通过血液传输来进行,肌肉需要流入更多的血液。而这些血液从何而来?安静时,体内的循环更多的服务于大脑和神经系统、器官和腺体、肠道还有其他系统,从血液循环方面看,安静状态与训练状态截然相反:当训练时,更多的血液需要流向肌肉。血液流向肌肉的过程过快时,势必会对大脑、神经、腺体等造成很大的压力,此时,需要通过“热身”来解决这个问题。缓慢地活动可以使肌肉满足氧气和营养要求大脑等适应降低了的血液循环,这个过程一般至少需要12~15分钟,这个过程便是“热身”。热身后体温稍微上升,更多的血液流往肌肉,氧气利用率增加,关节、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机械效率增加,体内存储的脂肪开始释放,肺功能和神经活动都得到提高。
可以利用心率计来进行热身,比如安静心率60,最大有氧心率140,在热身活动期间,使心率缓慢逐渐增加,直到140。一个小时的训练(这一个小时包含热身和放松)需要15分钟的热身。训练量更大时要相应的增加热身时间。最好的热身方式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量体裁衣,但切记不要少于12~15分钟,这是生理允许的最少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