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小高考不难。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称“高中会考”,是鉴定普通高中学生科目学习质量的考试。其是由各省市制定相关政策的,要求不一。考试覆盖全部14个学科,其中9科省级统一组织考试、其余科目考试的要求是全省统一的。考试科目可以6选3、7选3等。为了淡化分数,成绩分为5等。

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为语文、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外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10门学科。其中技术中信息技术为必考科目,部分省市还考通用技术。

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以新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依据,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试题力求做到难易适当、题量适度,让坚持正常学习的学生,一般都能达到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成绩评定:

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采用等级制评定,其中书面考试科目按照A、B、C、D(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评定;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操作考试按照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评定。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多次参加同一科目考试,成绩按最高的一次记录。不能按时毕业的学生,允许离校后继续参加考试。所有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均由学校记入学籍档案(纸质与电子档案),并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并列呈现。2014年09月04日公布的《意见》对考试科目设置有了调整。

参加小高考的利与弊如下:

一、利

1.小高考的考试科目只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总分450分,每门150分);

2.这三门的考试难度只有夏季高考考试难度的70%,相对简单。

3.小高考和夏季高考并不冲突,参加了小高考并且被大专院校录取的考生,仍然可以参加夏季高考在本科层次的招生录取。

4.参加小高考的人数远远低于参加夏季高考的人数,所以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二、弊

1.不能二者兼得,参加了小高考(春季高考)并且被大专院校录取了的考生,不能参加夏季高考关于专科层次的招生录取,也不能参加其它类型的高职招生录取。

2.适用范围局限性。小高考适合于想要考取专科层次的普通高中生,和中职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普通初中毕业生,也适合于一部分想要考取本科层次的中职毕业生。但是并不适用于想要考取本科层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知识拓展:

小高考特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会考,考试对象为普通高中高二年级的学生,考试成绩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很多大学也对小高考成绩有所要求,因此从2011年起,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也被称为小高考。

小高考专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因为与大学录取直接挂钩,所以被称为小高考,很多大学也对小高考成绩有所要求。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也被称为小高考。

考试对象为江苏普通高中高二年级的学生。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要求,自行确定报考科目。考试成绩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江苏小高考不难。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以新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依据,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试题力求做到难易适当、题量适度,让坚持正常学习的学生,一般都能达到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在新课程实验阶段,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为各学科必修模块(含选修课本的必修学分模块)的内容,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扩大到其他选修课程的相关内容(这一标准各省市不同)。

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为语文、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外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10门学科。其中技术中信息技术为必考科目,部分省市还考通用技术。性质:

学业水平考试是鉴定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质量的水平考试。不同于具有选拔性质的高校招生考试,也不同于为学分认定而设置的模块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检查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公平、公正程度的重要手段。

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是高等学校招生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

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有利于保证普通高中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教育教学,有利于监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