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对全省所有考场的视频监控录像进行集中回放审查,花8~10天,对全省10794个考场的视频监控录像进行集中连续‘审片’。经审查发现考生或监考教师在考场违规违纪,并经查实确认后,不管是在评卷、统分、录取或是在录取后,均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予以处理。普通高考期间,通过视频回放查证并处理的违纪作弊考生达259人次,不少考生在考试结束时看到邻座答案后继续答题,结果被视频监控录下来,受到了处理。属考试违纪的行为:以下行为被认定为考试违纪,考生有下列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1、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2、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3、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4、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5、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它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的;6、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7、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8、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在答题卡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题卡上标记信息的;9、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一般只是作为备查用的,翻看监控很费时间和精力的,如果没被当场抓住,或者改卷的时候被发现,有明显的作弊痕迹,那么基本不会去查监控,如果查实,那是刑事责任。
高考作弊是直接判零分的。
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中规定,考生“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
“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设备的”即可认定为考试作弊,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
处理的时候会通知本人,会要求本人签字。
抓到考生作弊的监考老师要拿出确切的证据,并且让学生签字确认,然后由监考教师签字确认,主考签字确认,最后才上交到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才能认定该考生作弊。
作弊是道德观念上的一种缺失,缺少的就是我们做人的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诚信,我们这个社会逐步要建立起一种诚信机制。
所做的行为,比方说你使用信用卡,参加考试,是不是有违规的,不诚信的行为,如果有就会被记录在档案,将来在找工作,用人单位在考察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档案就会做出别的判断,肆意我想这样一种机制一旦建立起来以后,就会大大的遏制社会这种投机取巧的社会心态。
这里既有利益的驱动,也有所谓荣誉的刺激,比如说高考的人数多,给学校会有一些荣誉,教师会得到一定的好处,学生也有好处,家长乐此不彼,这种情况下如果道德防线不把紧的话,会越来越危害我们考试的信誉。
高考录像不会回放。高考监控数据非常庞大,主要是为了防止高考造假的发生。如果公民举报考试作弊,考试监督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验证渠道。一些监视回放将被抽查,以确定欺诈的气氛和可能性。如果考生作弊被抓住,考试将会重考。因为高考监控主要是整个视频的工作原理。假如判断作弊行为,可以用监控视频作为证据,或者监考老师记录作弊行为,让学生当场签名,还要当场提交监考判决书,明确处罚方法。如果你没有这些流程,不要把它们当回事。高考考试规则:1、考试前10分钟,监考人员应在公共场所打开考试袋,并仔细检查。如发现试题数量与试题数量不相符,试题包装错误、遗漏、转载或印错,请主考人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依照本法规定进行试题。2、在测试前20分钟(第一部分是测试)的前30分钟,监考人组织候选人进入测试房间以有序的方式,检查“门票”等省级考试机构规定的证书,和指导候选人可以坐座位的数量。3、监考人员应在第一次考试前20分钟向考生宣读《考生须知》和考试笔记。考试前15分钟,监考人员将发放一份答题卡和一份草稿,要求考生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4、每科为白考前25分钟(第一科为考前35分钟),监考人员A与研究生考试工作人员B共同领取考卷、答题卡、草稿纸等。检查纸袋是否破损,检查纸袋上标注的科目是否与考场相同,然后直接前往考场。5、考试前五分钟把试卷发下来。
6、试卷发出后,监考人员应引导考生到设卷处核对试卷,并填写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信号发出后,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